貫《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古玩切,音瓘。【说文】贯,钱贝之贯。【前汉·食货志】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又【博雅】穿也。【五经文字】既穿曰贯。【易·剥卦】贯鱼。【释文】贯,穿也。【前汉·董仲舒传】岂不同条共贯与。【注】贯者,联络贯穿。
又中也。【仪礼·乡射礼】不贯不释。【注】贯,犹中也。
又【谷梁传·昭十九年】羁贯成童。【注】羁贯,谓交午剪发以为饰。
又【晋书·文苑传】架彼辞人,共超清贯。【正字通】侍从之官曰清贯。
又姓。【姓氏急就篇】赵相贯高。【古音略】贯高之贯,音冠。
又【博雅】累也。
又【韵府】本贯,乡籍也。
又国名。【括地志】故贯城即古贯国,在曹州济阴县。
又【诗·魏风】三岁贯女。【传】贯,事也。【释文】古乱反。○按朱传:贯,习也。音惯。
又【集韵】【正韵】并古患切,音惯。惯,亦作贯。【尔雅·释诂】贯,习也。【诗·齐风】射则贯兮。【释文】毛古乱反,中也。郑古患反,习也。【前汉·贾谊传】习惯如自然。【注】师古曰:贯,亦习也。
又【集韵】乌关切,音弯。弯,亦作贯。【史记·伍子胥传】贯弓执矢向使者。
又【广韵】【集韵】【韵会】并古丸切,音官。义同。○按《说文》贯,穿物持之也,音古丸切,贯音古玩切,贯与贯通,故经典贯亦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