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韵】徒果切【集韵】【韵会】杜果切,并音垛。【说文】不敬也。本作惰,从心隋声。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礼·曲礼】临祭不惰。【注】为无神也。【左传·成十三年】今成子惰。【注】惰则失中和之气。
又【正韵】吐火切,音妥。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卧切【正韵】杜卧切,并音䝐。懈也,怠也。【增韵】不恭也。【书·益稷】股肱惰哉。【注】懈怠缓,慢也。【左传·僖十一年】受玉惰。【正义】执玉卑,替其质也。【礼·玉藻】惰游之士。【注】惰游,罢民也。并去声。
又通作媠。【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两龚传】媠嫚无状。 亦作惰。【韦元成诗戒】供事靡惰。 亦作堕。【后汉·单超传】徐卧虎唐两堕。【注】持两端也。
又【集韵】徒禾切,音驼。【礼·曲礼】言不惰。【注】惰,讹不正之言。一读徒禾反,一读徒卧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则入透母矣。《正韵》惰字上声切透母,而去声又切定母,不如《广韵》《集韵》《韵会》上去两声之协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