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兼指儿女。
2.专指儿子。
3.专指女儿。
4.指女婿。
5.子孙;后代。
6.谓国君的继承人;嗣君。亦泛指继承人、后继者。
7.尽到做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8.待如己子;慈爱。
9.收养为子嗣。
10.我国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11.古人对老师的尊称。
12.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
13.泛称人。
14.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您”。
15.六朝时,文臣死后无封爵而得谥号者称“子”。
16.小;副。古人常以“子”名官。
17.指先秦百家的著作。后世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部类。参见“子部”、“子书”。
18.孳生。
19.指动物遗传的下一代。
20.动物的卵。
21.幼小的;稚嫩的。参见“子鸡”、“子畜”、“子姜”。
22.植物的种子、果实。亦指结果实。
23.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颗粒状物。亦指枪、炮弹。特指棋子。
24.古代指重量较轻而币值较低的钱币。
25.铜子儿;铜元。
26.利钱、利息。
27.派生的;从属的。与本体或母体相对。参见“子司”、“子城”。
28.地支的第一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亦用以纪日。
29.十二时辰之一。旧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夜十一时至次晨一时为子时。
30.五行属水;十二生肖属鼠。
31.指正北。参见“子午”。
32.副词。表示限制。相当于“只”。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则”、“虽然”。
33.量词。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
34.姓。春秋时有子氏。见《春秋·隐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