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并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
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
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并有大志。
〔【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 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 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