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古坏切,乖去声。【说文】异也。【增韵】奇也。【风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异之言怪也。凡行之诡异曰怪。【中庸】索隐行怪。
又状貌之瑰异亦曰怪。【书·禹贡】铅松怪石
又【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又气变常,人妖物孽曰怪。【扬子·太玄经】怪分青赤白黑黄,皆物怪也。
又怪哉,惊叹之词。
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义。
又通作傀。【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傀异灾。【注】傀犹怪也。旧音怪。俗遂作怪。
又叶古伪切,音贵。【马融·长笛赋】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怀,生我恨悔。
又叶古怀切,音乖。【元稹·痁卧诗】一生常苦节,三省讵行怪。 【周伯琦曰】从心圣声。圣音怪。俗作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