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字部】
【唐韵】【集韵】并伊昔切,婴入声。饶也,加也。【广韵】增也,进也。【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诗·邶风】政事一埤益我。【左传·昭七年】三命兹益共。【礼·曲礼】请益则起。【论语】益者与。【注】疑童子学有进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私。
又多也。【史记·酷吏传】上问张汤曰:吾所谓,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
又盈溢也。【庄子·列御寇】有貌愿而益。
又易卦名。【释文】益,增长之名
又以弘裕为义。
又【金史·国语解】益都,次第之通称。
又【六书正讹】二十四两为益,假借别作镒溢。
又草名。【诗·王风疏】蓷即茺蔚。一名益母
又【尔雅·释草疏】蛇床,一名思益。
又果名。【博雅】益智,龙眼也。
又州名。古蜀国,汉武帝置益州。【释名】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
又姓。【印薮】汉有益强,益寿。宋有益畅,绍兴进士。 【六书正讹】益,器满也。故从水从皿。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