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符分切,音汾。【说文】墓也。【礼·檀弓】古者墓而不坟。【注】土之高者曰坟。【衡山志】楚灵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坟坏,中有营丘九头图。【张衡·思玄赋】赌有黎之圮坟。【注】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坟,大防也,所以扞水。【诗传】辛受无道,商人慕文王而归之,赋汝坟。
又【白虎通】三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左传·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周礼·秋官】司烜氏共坟烛。
又与𫅗同。【鲁语】土之怪曰坟羊。
又【广韵】【正韵】房吻切【集韵】【韵会】父吻切,并音愤。土膏肥也。【书·禹贡】白坟,黑坟,赤埴坟。见土字注。
又【集韵】部本切,音笨。土沸起也。【左传·僖四年】公祭地,地坟。
〔【周礼·春官】司烜氏共坟烛。〕 谨照原书春官改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