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郎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郎 字形信息 字型 丶𢀳丶阝,丶巳一丶阝,一巳一丶阝 部首 丶,巳,一 包含“郎”的字 𱎋鄉嫏廊𨜮啷蓈鿾瑯𱧧𱘸榔𠌇𠗷𪤼𨜮𨖅𤠸𤧨𬛋𬓌𬁈𢲲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郎字怎么念) 拼音 láng,làng 粤语发音 long4 注音符号 ㄌㄤˊ,ㄌㄤˋ 字典解释 (郎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郎 láng 《汉语大词典》 1.官名。战国时已有,秦汉时沿置。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员额无定。均属于郎中令(后改为光禄勋)。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东汉以尚书台为实际的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后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2.青少年男子的通称。 3.对他人之子的敬称。 4.女婿。 5.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 6.对男子的敬称。偶亦用作自称。 7.旧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8.北朝人子呼其父称郎。 9.明时称微贱者。 10.称僧。 11.明清时苗族称兵士。 12.副词。犹很,非常。 13.通“廊”。参见“郎台”。 14.春秋鲁地名。鲁边邑。故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鲁近邑。故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市附近。 15.姓。汉有郎𫖮,唐有郎士元。 康熙字典 𨝥《康熙字典》 【酉集】【邑字部】 【说文长笺】与郎同。 说文解字注 郎 《说文解字注》 鲁亭也。 春秋隐元年。费伯率师城郎。桓四年。公狩于郎。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庄八年。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三十一年。筑台于郎。哀十一年。战于郊。檀弓作战于郎。郑曰。郎、鲁近邑也。杜云。郎、鲁邑。高平方与县东南有郁郎亭。按以郎为男子之称及官名者、皆良之假借字也。 从邑。良声。 鲁当切。 十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著作 郎 著作佐 郎 校書 郎 正字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三十四,(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1頁 夜 郎 侯入朝,帝以為夜 郎 王。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九百六十三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2頁 郎 中 員外 郎 屯田 郎 中 《通志》通志卷五十三,(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35頁 尚書屯田員外 郎 陳康伯為戸部員外 郞 , 祕書 郎 楊椿守屯田員外 郎 ,校書 郎 鄧名世為著作 佐 郎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五,(宋) 李心傳 撰,四庫全書本,第13-14頁 朝奉 郎 劉摯、宣德 郎 張汝賢為吏部 郎 中,朝奉 郎 、集賢校理梁燾為工部 郎 中,奉議 郎 黃庭堅為校書 郎 。 《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五十四,(宋) 李燾 撰,四庫全書本,第10頁 郎 , 郎 。 事。 揚州 令 麟。遊。 ... 《新唐書》唐書卷七十二上,(宋) 歐陽修 撰、(宋) 宋祁等 撰、(宋) 董衝 釋音、(唐) 沈德潛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05頁 中書侍 郎 東萊王基上疏曰: 侍 郎 矣。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卷七十三,(宋) 司馬光 撰、(元) 胡三省 音注,四庫全書本,第8頁 曰:龍朔二年,改著作 郎 為司文 郎 中,佐 郎 為同文 郎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四,(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5頁 從義 郎 秉節 郎 忠訓 郎 忠翊 郎 成忠 郎 保義 郎 承節 郎 承信 郎 《宋史》志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史一百六十九“職官九”,(元) 脱脱 著,百衲本,第39頁 訓武 郎 , 脩武 郎 , 從義 郎 , 秉節 郎 , 忠訓 郎 , 忠翊 郎 , 成忠 郎 , 保義 郎 , 承節 郎 , 承信 郎 , 《宋史》宋史卷一百六十九,(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48頁 從仕 郎 從政 郎 ,修職 郎 。 《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卷六十五,(元) 馬端臨 撰,四庫全書本,第21頁 丙申 ○陞戶部右侍 郎 王軏為本部左侍 郎 ,改工部右侍 郎 為戶部右侍 郎 。 《明實錄》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九十六,(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13頁 郎 右侍 郎 丘 張憲 事 韓鼎 年以 使任 胡諒 推 吳洪 部右侍 郎 督厰事 王寅 侍 郎 任 張遇 七年以右侍 郎 任 《國朝列卿紀》國朝列卿紀卷六十七,(明) 雷禮 輯,萬曆間豐城徐氏刻本,第1頁 置 郎 中煬帝攺曰 郎 唐攺 郎 爲 郎 中龍朔二 《新編古今事文類聚》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卷之十新集,(南宋) 祝穆 編、(元) 富大用 編,内府刻本,第14頁 刑部尚書侍 郞 、 郞 中、員外 郎 、都官 郎 中。 員外 郎 、比部 郎 中、員外 郎 、司門 郎 中、員外 郎 。 《宋史新編》宋史新編卷三十七,(明) 柯維騏 撰,嘉靖刻本,第7頁 侍 郎 夏原吉兵部侍 郎 劉儁禮部侍 郎 董倫刑部侍 郎 《國朝典匯》卷之二,(明) 徐學聚 編纂,刻本,第49頁 員外 郎 , 都事、檢校, 照磨、 ... 《明史》明史卷之七十二 志第四十八,(清) 张廷玉等 著,百衲本,第5頁 以吏部左侍 郎 玉麟署戶部左侍 郎 ,禮部左侍 郎 多慶署兵部右侍 郎 ,吏部左侍 郎 李鈞簡署倉場侍 郎 ,戶部右侍 郎 劉鐶之署吏部左侍 郎 ,禮部左侍 郎 王綬署工部右侍 郎 。 《清實錄》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九,(清) 溥儀 撰,抄本,第17頁 知古,朝議 郎 ,行麟台 郎 。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六“任知古”,(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4頁 正七品有朝請 郎 、朝散 郎 、朝奉 郎 。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三十七,(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10頁 癸酉,户部右侍 郎 鄭宗仁為左侍 郎 ,刑部右侍 郎 邉𭂅攺戸 部右侍 郎 , 餘婉同始。 《国榷》卷四十三,(明) 谈迁 撰,抄本,第23頁 中散大夫、 上散騎侍 郎 、 通直散騎侍 郎 、 朝議 郎 、承議 郎 、 通議 郎 、通直 郎 、 朝請 郎 、宣德 郎 、 朝散 郎 、 宣義 郎 、 給事 郎 、徴事 郎 、 承奉 郎 、承務 郎 、 儒林 郎 、登仕 郎 、 文林 郎 、將仕 郎 , 並為文散官。 《舊唐書》欽定四庫全書舊唐書卷四十二,(五代) 劉昫 撰、(清) 沈德潛 編,945本,第2頁 朝議 郎 、承議 郎 通議 郎 、通直 郎 朝請 郎 、宣德 郎 朝散 郎 、 宣義 郎 給事 郎 、徵事 郎 通議 郎 、通 《舊唐書》舊唐書卷四十二,(清) 劉昫 撰、(清) 沈德潛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2頁 正六品,初授承直 郎 ,陞授承德 郎 。 《明史》明史卷七十二,(清) 張廷玉 撰、(清) 嚴福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0頁 侍 郎 ,侍 郎 , 侍 郎 , 侍 郎 ,侍 郎 , 侍 郎 ,侍 郎 。 《欽定八旗通志》欽定四全書,(清) 高宗弘曆 撰,四庫全書本,第31頁 二 郎 神廟在二 郎 堂。 前 神廟在真武廟西 ... 《[雍正]山西通志》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四,(清) 覺羅石麟等 修、(清) 儲大文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13頁 貞觀中爲庫部 郎 中與弟吏部 郎 中叔謙兄主爵 郎 中 《讀史碎金》讀史碎金註卷三十二,(清) 胡文炳 著,光緒元年蘭石齋本,第43頁 刑部尚書、侍 郎 、 郎 中、員外 郎 、 都官 郎 中、 員外 郎 、比部 郎 中、員外 郎 、司門 郎 中、員外 郎 。 《宋史新編》宋史新編卷三十七,(明) 柯維騏 著,天保06年刊本,第7頁 刑部 郎 中一 或為侍 郎 ,或置 郎 中, 與侍 郎 同。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八十一,(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16-17頁 郎 姜師仲爲司封員外 郎 直祕閣通判臨安府邵相 ... 《建炎以來擊年要錄》卷八十,(南宋) 李心傳 著,光緒二十六年廣雅書局本,第16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