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辶首
部首 辶,首
包含“道”的字
噵導𣿪𠁛𠿱𰔱檤𲅾𨗳𡚑𣜦㘏䆃𱵯𥽌𬧖𧒴𰌲𨭪𲍁
发音信息 (道字怎么念)
拼音 dào,dao,dǎo
粤语发音 dou6
注音符号 ㄉㄠˋ,ㄉㄠ,ㄉㄠˇ
字典解释 (道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道 dào 《汉语大词典》
1.道路。
2.水流通行的途径。
3.泛指各种通路。
4.行程;路程。
5.取道;经过。
6.古代棋局上的格道。
7.围棋局上下子的交叉点。
8.线条。
9.方向;方位。
10.种类;门类。
11.辈分;行辈。
12.方法;途径。
13.技艺;技术。
14.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15.事理;规律。
16.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17.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
18.道德;道义。
19.祭名。古代诸侯外出时先祭路神。
20.指道家学派。
21.仙术;方术。
22.指道教或道士。参见“道书”。
23.指佛教或佛教徒。
24.指某些会道门组织。
25.遵行;实行。
26.正直。
27.说;讲述。
28.知道;觉得。
29.料想;以为。
30.是。
31.倒;反到。
32.用同“到”。
33.相当于“看”“见”。
34.助词。相当于“得”。用在句首或句中,无实义。
35.名词后缀。
36.量词。用于条形物。用于门、墙等。用于题目、文书等。用于景物,犹片。用于反复出现的事情,犹次、遍。
37.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设的县。唐初分全国为十道,后增为十五道。清代在省级设有主管专职的道,并在省与州、府之间设分守道。道设道员。初年亦曾将一省划分为若干道。
38.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确山县附近。
39.通“首”。头;起始。
40.姓。战国时秦有道穴。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道 dǎo 《汉语大词典》
1.疏通。
2.先导;引导。
3.开导;教导。
4.治理。
5.谄媚。参见“道言”“道谀”。
6.介词。从;由。
7.通“蹈”。赴。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并陶上声。【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诗·小雅】周道如砥。【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
又【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禹谟】道心惟微。
又顺也。【书·禹贡】九河既道。【注】顺其道也。
又国名。【左传·僖五年】江黄道柏。【注】道国,在汝南安阳县南。
又【韵会】州名。汉属零陵郡,唐营州,攺道州。
又当道,草名。【博雅】当道,马舄也。
又【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并陶去声。【正韵】言也。【孝经】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又由也。【礼·礼器】苟无忠信之人,则理不虚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
又治也。与导同。【论语】道千乘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
又引也。【左传·隐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
又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
又【字汇补】动五切,音睹。【易林】冬薮枯腐,当风于道。蒙蔽尘埃,左氏劳苦。
又叶徒厚切,头上声。【诗·卫风】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
说文解字注
道 《说文解字注》
所行道也。 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 从辶首。 首者、行所达也。首亦声徒皓切。古音在 三部 。 一达谓之道。 释宫文。行部称四达谓之衢。 九部 称九达谓之馗。按许三称当是一例。当作一达谓之道。从辶首。道人所行也。故从辶、此犹上文邍人所登故从辶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系于人。故发其例如此。许书多经浅人改窜。遂不可读矣。
在古籍中的用法
老子 曰: 道 可 道 ,非常 道 。王弼曰:可 道 ,指事造形,非其常 道 可 道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覧卷第四百三“道徳”,(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2頁

可 道 非 道 ,嘗 道 無名。 上 德不德,至德 ...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八百二十二,(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6頁

是菩 薩摩訶薩行 道 相智時卽行一切 道 , 謂聲聞 道 、若獨覺 道 、若菩薩 道 、若如 來 道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三“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二”,(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1頁

佛告善現:“菩提不由 道 、非 道 得。所以者何?菩提即 道 , 道 即菩提,是故不由 道 、非 道 得且。”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五稱“第三分佛國品第三十”,(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8頁

淵有八子: 道 將、 道 亮、 道 裕、 道 䖍、 道 偘、 道 約、 道 和、 道 舒。 道 將字祖業,應襲 父爵,而讓第八弟 道 舒,詔不許。 道 將引清河王國常侍 韓子 ...

《通志》通志卷一百四十八,(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5頁

佛告善現:“菩提不由 道 、非 道 得。所以者何?菩提即 道 , 道 即菩提,是故不由 道 、非 道 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茗波羅蜜多絰卷第五百三十五“第三分佛國品第三十”,(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0頁

其八,令瓉舊法,黃 道 設於 月 道 之上,赤 道 又次月 道 ,而璣最處其下,每月移一交, 則黃赤 道 輙變。今當省去月 道 ,徙璣於赤 道 之上,而黃 道 居赤 道 之下,則二 道 與衡端相迫,而星度易 ...

《宋史》宋史卷四十八,(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4頁

官會議更定,凡四十八 道 :浙江四 道 ,曰浙東 道 ,曰海右 道 ,曰浙江 道 ,曰金華 道 。 福建三 道 ,曰寧武 道 ,曰 延汀 道 ,曰漳泉 道 。 山西四 道 ,曰朔南 道 ,曰雲中 道 ,曰澤潞 道 ,曰河東 道 。 江西四 道 ,曰九江 道 ,曰嶺北 道 ,曰湖東 道 ,曰湖西 道 。 湖廣五 道 ,曰蘄、黃 道 ,曰江陵 道 ,曰漢江 道 ,曰湖南 道 ,曰湖北 道 。 廣西三 道 ,曰蒼梧 道 ,曰南寧 道 ,曰慶遠 道 。 廣東四 道 ,曰嶺南 道 ,曰潮陽 道 ,曰海南 道 ,曰海北 道 。 四川三 道 ,曰東川 道 ,曰西川 道 ,曰劍南 道 。 山東二 道 ,曰濟川 道 ,曰膠西 道 。 北平三 道 ,曰盧龍 道 ,曰燕南 道 ,曰冀北 道 。 河南三 道 ,曰河南 道 ,曰汝南 道 ,曰河北 道 。 陜西四 道 ,曰漢中 道 ,曰岐陽 道 ,曰河西 道 ,曰隴右 道 。 直隸六 道 監察御史印,曰淮西 道 ,曰淮東 道 ,曰蘇松 道 ,曰安、池 道 ,曰京口 道 ,曰江東 道 。 ○夜,天鳴。

《明實錄》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一,(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1頁

帥老谷詳察元帥 道 那 道 人你是那裏人氏 道 人 道 小 道 就是紅

《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卷之二十,(明) 羅懋登 撰,三山道人刻本,第22頁

其九九 道 議曰:洪範傳云:曰有中 道 ,月有九行。中 道 ,謂黃 道 也。九行者,靑 道 二,出黃 道 東。 朱 道 二,出黃 道 南。白 道 二,岀黃 道 西。黑 道 二,黃 道 北。 立春、春分,月東從靑 道 。立夏、夏至,月南從朱 道 。立秋、秋 分,月西從白 道 。立冬、冬至,月北從黑 道 。漢史官舊事,九 道 術廢久,劉洪頗採以著 ... 推隂陽歴代在冬至、夏至,則月行青 道 、白 道 ,所交則同,而出入之行異。故靑 道 至春分之宿,及其 所衝,皆在黃 道 正東。白 道 至秋分之宿,及其所衝者,在 黃 道 正西。若隂陽歴交在立 ... 若隂陽歴交在立春、立秋,則月循朱、黑 道 ,所 交則同,而出入之行異。故朱 道 至立夏之宿,及其所衝, 皆在黃 道 西南。黑 道 至立冬之宿,及其所衝,皆在黄 道 東北。若隂陽歴交在春 ... 若隂陽歴交在春分、秋分之宿,則月行朱 道 、黑 道 , 所交則同,而出入之行異,故朱 道 至夏至之宿,及其所 沖,皆在黃 道 正南;黑 道 至冬至之宿,及其所衝,皆在黄 道 正北。若隂陽歴交在立夏、立冬,則月循靑 道 、白 道 ,所 交則同,而出入之行異,故靑 道 至立春之宿,及其所衝, 皆在黃 道 東南;白 道 至立秋之宿,及其所衝,皆在黄 道 西北。其大紀皆兼二 道 ,而實分主八節,合于 ...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七十九,(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45-46頁

苗 道 北赤 道 二出黄 道 南白 道 二出蘇 道 西靑 道 二

《函史》函史下編卷之一,(明) 鄭元錫 著,刊本,第36頁

仰 道 者跂如 道 者駸皆知 道 之事不知 道 之 道

《古文世編》古文世編卷之五,(明) 潘士達 輯,萬曆三十七年(1609)廣東刻本,第6頁

月 道 徙璣於赤 道 之上而黄 道 居赤 道 之下而二 道

《經濟類編》經濟類編卷七十五,(明) 馮琦 纂、(明) 馮瑗 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周家棟等浙江虎林刻本,第53頁

汝州 道 中呈遵 道 靑煙漠漠柳依依,落日 ... 咄書空誰獨坐, 遲遲行 道 子獨歸。 靑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一百八十三,(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5頁

者青 道 二出黄 道 東朱 道 二出黄 道 南白 道 二出黃 道

《圖書編》圖書編卷之十六,(明) 章潢 編,萬曆四十一年(1613)刻本,第7頁

裁江南分守江鎮 道 、分巡徽 寧 道 、山東分巡驛傳 道 ,陜西分守關西 道 、關南 道 分巡驛傳 道 、浙江分巡杭嚴 道 ,江西分守湖西 道 、湖東 道 、廣東分守嶺西 道 、嶺東 道 羅定 道 分巡雷廉 道 嶺南 道 、廣西分守蒼梧 道 、江右 道 分巡桂平 道 、江右 道 鬱林 道 、四川分守督糧 道 、貴州分守貴東 道 ,雲南分守臨元 道 、洱海 道 缺。

《清實錄》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清) 溥儀 撰,抄本,第2頁

道 舉策問五 道 問:莊生曰:“吾聞庖 ...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權德輿”,(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20頁

今淤頭 道 河二 道 河三 道 河皆淸河北支之支流

《續行水金鑑》書卷六十五,(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38頁

頭 道 不知 道 不知 道 連 绶明氣得發昏暗寸這 ...

《第一奇書野叟曝言》第一奇書野叟曝言下字卷之六,(清) 夏敬渠 撰,光緒八年(1882)鉛印本,第15頁

佛告善現:“菩提不由 道 、非 道 得。 所以者何? 菩提即 道 , 道 即菩提,是故不由 道 、非 道 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六,(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17頁

青 州海防 道 、濟南 道 、海右 道 ,海 道 ,登莱 道 、遼海 道 ,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三十六,(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11頁

而立是譬喻之辭 道 作 道 路之 道 非 道 理之 道 言君子站立在 道 路之中夫本

《四書諸儒輯要》四書諸儒輯要孟子卷之十三,(清) 李沛霖 撰,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樂齋刻本,第101頁

河南 道 、 河東 道 、 河北 道 、 劒南 道 、 江南 道 、 嶺南 道 。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目録卷四,(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1-2頁

旨知 道 了該部知 道 之 恭接勑印并繳舊印疏 ...

《撫吳疏草》卷一,(清) 韓世琦 撰,刻本,第3頁

其 道 乾 道 也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飛 ...

《劉子全書》劉子全書卷之三十二,(明) 劉宗周 撰、(清) 董瑒 編,道光十五年本,第30頁

臣 道 子 道 也三者失其 道 則地爲之不安弭之之 道 大

《讀史碎金》讀史碎金註卷六十三,(清) 胡文炳 著,光緒元年蘭石齋本,第82頁

州 道 華州 道 寧州 道 岐州 道 豳州 道 西麟州 道 涇州 道

《新舊唐書合鈔》唐書卷第七十九,(清) 沈炳震 撰,同治十年武林吴氏来堂本,第2頁

二出黄 道 北赤 道 二出黄 道 南白 道 二出黄 道 西靑 道 二出

《朱子文集大全類編》朱子問答全集卷十六,(南宋) 朱熹 輯,刻本,第37頁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黃 道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一百六十三,(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5-26頁

糧 道 。 河 道 。 海關 道 。 巡警 道 。勸業 道 。 分守 道 :山東濟東泰武臨 道 , 山西雁平 道 , 冀𡩋 道 , 湖北武昌 道 ,廣西桂平梧 道 ; 其帶兵備者,黑龍江興東 道 , 山西河東 道 , 陝西潼商 道 , 福建興泉永 道 , 湖北安襄鄖荆 道 , 湖南衡永郴桂 道 ; 整飭兵備 道 ,直隸口北 道 , 甘肅甘凉 道 。 分巡 道 :直隸淸河 道 , 覇昌 道 , 河南河陜汝 道 , 福建延建邵 道 , 浙江金衢嚴 道 , 湖南岳常澧 道 , 四川川南 道 , 廣東廣肇羅 道 , 雲南臨安開廣 道 ; 其帶兵備者,奉天洮昌 道 , 臨長海 道 , 錦新營口 道 , 興鳳 道 , 吉林東南路 道 , 東北路 道 , 西路 道 , 黑龍江呼倫 道 , 璦琿 道 , 直隸通永 道 , 天津 道 , 大順廣 道 , 蘇州 道 , 蘇松太倉 道 , 常鎭通海 道 , 淮揚海 道 , 徐州 道 , 安徽安廬滁和 道 , 皖南 道 , 皖北 道 , 山東兗沂曹濟 道 , 山西歸綏 道 , 河南開歸陳許鄭 道 , 河北 道 , 南汝光 道 , 陜西陜安 道 , 鳳邠 道 , 甘肅平慶涇固化 道 , 蘭州 道 , 阿克蘇 道 , 喀什噶爾 道 , 福建汀漳龍 道 , 臺灣 道 , 浙江杭嘉湖 道 , 𡩋紹台 道 , 溫處 道 , 江西瑞南臨 道 , 撫建廣饒九南 道 , 吉南贛𡩋 道 , 湖北漢黃德 道 , 上荆南 道 , 施鶴 道 , 湖南辰沅永靖 道 , 四川成緜龍茂 道 , 建昌上南 道 , 川東 道 , 川北 道 , 康安 道 , 邊北 道 , 廣東南韶連 道 , 惠潮嘉 道 , 廉欽 道 , 高雷陽 道 , 瓊崖 道 , 廣西左江 道 , 右江 道 , 太平思順 道 , 雲南迤東 道 , 迤西 道 , 迤南 道 , 貴州貴東 道 , 貴西 道 ; 整飭兵備 道 ,直隸熱河 道 , 江南江𡩋 道 , 山東登萊靑 道 , 陜西延榆綏 道 , 甘肅𡩋夏 道 , 鞏秦階 道 , 新疆鎭迪 道 , 伊塔 道 ; 撫治兵備 道 ,甘肅西𡩋 道 , 安肅 道 。 各掌分守、分巡,及 ...

《清史稿》淸史稿職官志三“道員”,(民国) 趙爾巽 撰,關外二次本,第12-13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9 15: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