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行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行 字形信息 字型 左彳右亍 部首 彳 包含“行”的字 𬠽𧗞𭄤𧗠𰅎𧗟𧗝𧗣𰍶哘𪨳垳㤚𧗥洐𧗤𢫱𢙡𧗡𧗢𲀜𲀛绗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行字怎么念) 拼音 xíng,háng,xìng,hàng,héng 粤语发音 hang4 注音符号 ㄒㄧㄥˊ,ㄏㄤˊ,ㄒㄧㄥˋ,ㄏㄤˋ,ㄏㄥˊ 字典解释 (行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行 xíng 《汉语大词典》 1.(又读háng)道路。 2.(又读háng)路程。 3.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4.行走。 5.行驶。 6.运行。 7.谓围棋下子。 8.疏通;疏浚。 9.流动;流通。 10.流行;流传。 11.传布;散布。 12.传递;递送。 13.谓斟酒。 14.出游。 15.行装。 16.去;离开。引申为去世。 17.葬。 18.出嫁。 19.前往。 20.返还。 21.经历。 22.做;从事某种活动。 23.行动。 24.实施。 25.使用;行使。 26.赏赐;给予。 27.谓兼摄官职。 28.能干。 29.可以。 30.副词。将,将要。又;也;再。辄;即。正;方。 31.乐曲。 32.古诗的一种体裁。 33.汉字字体的一种,即行书。 34.旧时官吏判文牍,于可行之事,例在文尾署“行”字,以示照准施行之意。盖始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此前,不论内批、三省批答或六部批答一律用“依”字。周必大奏请六部批答改用“行”字,以严上下之别。奉旨允行。遂相沿成制。参阅宋周必大《论依字》、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 35.官名。即行人。 36.路神名。即行神。 37.(又读héng)佛教语。戒行,指学佛学道的人遵守戒律刻苦修道的行为。 38.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 39.姓。汉有行巡。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40.行为。 41.品行;德行。 42.巡视。 43.行踪;事迹。参见“行迹”。 行 háng 《汉语大词典》 1.军队的行列。亦泛指人或物排成的行列。 2.排列。 3.用长的针脚将棉絮等活计连缀起来。 4.古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称职业。 6.店铺;商行。 7.器物质量差、不坚实。 8.犹言这里、那里。表示处所,多用于称谓后面。 9.们;等。指人,表示复数。 10.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11.辈分。 12.排行。 行 hàng 《汉语大词典》 1.刚强貌。参见“行行”。 2.见“树行子”:栽种成行列的树木;小树林。 行 héng 《汉语大词典》 1.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参见“行望”“道行”。 康熙字典 行《康熙字典》 【申集下】【行字部】 【唐韵】户庚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庚切,并音蘅。【说文】人之步趋也。【类篇】从彳从亍。【韵会】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举,而后为行者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释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广韵】适也,往也,去也。 又【增韵】路也。【礼·月令】孟冬,其祀行。【注】行,在庙门外之西,为𫐈壤,高二寸,广五寸,轮四尺,设主𫐈上。 又道也。【晋语】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陈其五行。【韵会】五行,运于天地閒,未尝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广韵】周有大行之官。【论语】行人子羽修饰之。 又语也。【尔雅·释诂】行,言也。【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 又歌行。【前汉·司马相如传】为鼓一再行。【师古曰】行谓引,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此其义也。 又【唐书·韩琬传】器不行窳。【音义】不牢曰行,苦恶曰窳。 又【广韵】下孟切,胻去声。【玉篇】行,迹也。【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注】德行内外,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又姓。【后汉·光武纪】隗嚣遣将行巡寇扶风。【注】行,姓。巡,名。汉行祐为赵相。 又【集韵】寒冈切,音杭。【类篇】列也。【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注】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吴语】吴王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注】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陈。 又中行,复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晋公族隰叔之后也,汉文时有宦者中行说。 又太行,山名。【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太行在河内山阳县西。 又【广韵】户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辈行也。【杜甫诗】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又【韵会】行行,刚健貌。【论语】子路行行如也。 又【类篇】下朗切,音沆。义同。 又【韵补】叶先韵。【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残祭侧偏。公孙幽遏,跛踦后行。 又【集韵】乎监切,音衔。与衔同。 〔【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鸡犬。〕 谨照原文鸡犬改犬鸡。〔【杜甫诗】岂知吾甥不流宕。〕 谨照原文岂知改岂如。 说文解字注 行 《说文解字注》 人之步趋也。 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尔雅。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引伸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 从彳亍。 彳、小步也。亍、步止也。户庚切。古音在 十部 。 凡行之属皆从行。 在古籍中的用法 又曰:冬 行 春令泄, 行 夏令旱, 行 秋令霧。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二十七“冬下”,(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4頁 利子!諸菩薩 摩訶薩若 行 色爲 行 相,若 行 色生爲 行 相,若 行 色壞爲 行 相,若 行 色滅爲 行 相,若 行 色空爲 行 相,若謂我能 行 , 是 行 有所得。 若 行 受、想、 行 、識爲 行 相, 若 行 受、想、 行 、識生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壞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滅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空爲 行 相,若謂 我能 行 ,是 行 有所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六“第五分善現品第一”,(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4-5頁 利子!諸菩薩摩訶 薩若 行 色爲 行 相,若 行 巴相爲 行 想,若 行 包 無相相為 行 相,若 行 色生爲 行 相君, 行 色滅 爲 行 相,若 行 色壞爲 行 目,若 行 邑空爲 行 桐 右,謂我能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 行 為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得爲 行 相 君。 行 受、想、 行 、識爲 行 相,若 行 受相 行 、識相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無相相爲 行 相者, 行 受 相 行 、識生為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滅爲 行 相, 若 行 受、想、 行 、識壞爲 行 相,若 行 授相 行 、識空 為 行 相,若謂我能 行 爲 行 相者,謂我是菩薩, 䏻有所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得 爲 行 相。若作是念若能如是 行 ,是修 行 般若 波羅蜜多,亦爲 行 相當知是菩薩無方便善 巧,雖有所 行 ,非 行 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八“第四分妙行品第一”,(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5頁 行 儉未 行 而卒。 使,以招討總管 ...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九百八十六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5頁 擬 行行 ,重 行行 。 古意。 淫思古意。 古樂府 征戍十五曲: 戎 行 曲。 遠征人,南征曲。 ... 《通志》通志卷四十九,(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35頁 中 行 郎中轉前 行 郎。 巾右常調轉郎中、 ... 《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百三十五,(宋) 李燾 撰,四庫全書本,第4頁 利子!諸菩薩摩訶 薩若 行 色爲 行 相苦, 行 色相為 行 相君, 行 色 無相相爲 行 相,若 行 色生為 行 相君, 行 色滅 為 行 相,若 行 色壞爲 行 相君, 行 色空為 行 桐, 若謂我能 行 爲 行 相君,謂我是菩薩,能有所 行 為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得爲 行 相 山。 若 行 受、想、 行 、識爲 行 相,若 行 授相 行 、識相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無相相爲 行 相君, 行 受 相 行 、識生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滅為 行 相, 若 行 受、想、 行 、識壞爲 行 相,若 行 愛、想、 行 職、空 爲 行 相,若謂我能 行 為 行 相君,謂我是菩薩, 能有所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有所得 方各 爲 行 相。若作是念若能如是 行 ,是修 行 般 仕口 波羅蜜多,亦爲 行 相當知是菩薩無方便善 巧,雖有所 行 ,非 行 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八“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5頁 陽 行 分減星 行 分,為 行 差。 《宋史》宋史卷七十八,(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22-23頁 己卯。 置 行 人司,設 行 人一,秩,正九品;左右 行 人各一,秩,從九品。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二,(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2頁 月 白 行 、正 交 行 、 一 二 一 一, 一 八, 一 ... 《歷代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卷二百六十七,(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42頁 擬 行行 重 行行 : 𦕈𦕈陵長道,遥遥 行 遠之。迴車背京里,揮 ...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五,(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5頁 行 臣事臣 行 君事父 行 子事子 行 父事夫 行 妻事妻 行 《函史》函史上編卷之六十七,(明) 鄭元錫 著,刊本,第30頁 裁 行 人司 行 人六員。 ○ 丙辰 , 遣固 ... 《清實錄》大清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九,(清) 溥儀 撰,抄本,第6頁 諸生表藥爲揩書毎幅六 行 或七 行 後一幅或三 行 或五 行 毎 行 不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禮部卷之一,(清) 佚名 著,石印本,第3頁 無 行 無 行 ,乾封中荊州等界寺沙門。 荊南戒壇舍利讚 無 行 ,乾封中荊州等界寺沙 ... 《全唐文》卷九百十二“無行”,(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3頁 利子! 諸菩薩摩訶薩若 行 色爲 行 相,若 行 色相爲 行 相,若 行 色無相相爲 行 相,若 行 色生爲 行 相,若 行 色滅爲 行 相,若 行 色壞爲 行 相,若 行 色空爲 行 相,若謂我能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得爲 行 相。 若 行 受、想、 行 、識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相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無相相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生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滅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壞爲 行 相,若 行 受、想、 行 、識空 爲 行 相,若謂我能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 行 爲 行 相,若謂我是菩薩,能有所得爲 行 相。 若作是念:“若能如是 行 ,是修 行 般若波羅蜜多,亦爲 行 相。” 當知是菩薩無方便善巧,雖有所 行 ,非 行 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經第四會序“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18-19頁 請 行 遵奉施 行 康熈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 《撫吳疏草》卷三十五,(清) 韓世琦 撰,刻本,第87頁 妥協著交刑部將 此例另 行 妥議改正通 行 北直張曉峯校 《高宗純皇帝聖訓》卷之二百四,(清) 愛新覺羅弘歷 撰,刻本,第12頁 瞻徇卽 行 舉出另 行 奏聞聽候降旨餘照原奏 行 該部卽速 行 文 《東華續録》卷二十,(清) 王先謙 編,光緒十三年擷華書局本,第9頁 行 韻, 行 韻, 行 韻, 行 韻,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九十四,(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17-18頁 有可 行 與不可 行 兩端耳如以爲可 行 則可通 行 於天下如以爲不可 行 則亦 《皇朝掌故彙編》內編卷二十一,(清) 張壽鏞 著、(清) 宋文蔚 編,光緒二十八年求實書社本,第5頁 紀年月距冬至,月自 行 、正交 行 ,月孛 行 宿紀日 《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硃批諭旨巻百四十九下,(清) 雍正十年至乾隆三年敕 編,四庫全書本,第49頁 船由此 行 駛穩便亦從此 行 走業經裝載開 行 臣等 《續行水金鑑》書卷一百九,(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34頁 行行 重 行行 臭味雖云同,光塵若為 ...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宋詩卷十九,(清) 張豫章等 輯,四庫全書本,第28頁 乃强以少女妻 行行 不獲已操果疑 行 會約使 行 别領 《讀史碎金》讀史碎金註卷十四,(清) 胡文炳 著,光緒元年蘭石齋本,第54頁 古樂府有燕歌 行 、艶歌 行 、長歌 行 、 魏武 朝歌 行 、 怨歌 行 、前緩聲歌 行 、擢歌 行 、鞠歌 行 、放歌 行 、短歌 行 、蔡 歌 行 、陳歌 行 ,又有豫章 行 、吳趨 行 、東門 行 、善㢤 行 、會 吟 行 、君子 行 、從軍 行 、苦寒 行 、苦熱 行 、猛虎 行 、美女篇、名 都篇、白 ...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一百八十五,(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2頁 嚴 行 申飭所奏不准 行 道光三年癸未正月甲申 ... 《宣宗成皇帝聖訓》卷之三十四,(清) 愛新覺羅·旻寧 撰,刻本,第6頁 親王出 行 ,郡王遇, 讓道 行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七十三,(清) 高宗弘曆 敕撰,四庫全書本,第3-4頁 爲太尉當代榮之六子履 行 至 行 純 行 眞 行 審 行 《新舊唐書合鈔》唐書卷第一百十六,(清) 沈炳震 撰,同治十年武林吴氏来堂本,第6頁 行 茶禮如儀,茶畢, 行 宴禮,先 行 自上 行 酒之儀。尙容曰:“請宗宰 行 酒。”李恒福、尹根壽、李光庭、尹泂以此 行 酒, 行 終杯禮。 行 宴禮如儀畢,撤出。 《朝鮮王朝實録》光海君日記卷第十五,(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35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