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廿一
部首 一,甘
异体字
𠮚
“甘”作为部首能组成的字 (甘字旁的字)
甘佄𨚠𬣠𠤔邯𭓣绀𩠁㤌𤯀𡶑坩姏拑𤮿𤮾泔𤮽𤮼甙𤮻𭇐𢇾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甘字怎么念)
拼音 gān,hān
粤语发音 gam1
注音符号 ㄍㄢ,ㄏㄢ
字典解释 (甘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甘 gān 《汉语大词典》
1.美味;美味的食物。
2.甜。亦指甜味食物。
3.鲜美;可口。
4.以为甘美。
5.美好。
6.嗜好;爱好。
7.贪图。
8.情愿;乐意。
9.松缓。
10.果名。即柑。
11.唐时黠戛斯族对巫师的称呼。
12.古地名。夏有扈国南郊地。在今陕西省鄠邑区。春秋食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古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治所在永平县(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辖境相当于今之甘肃省高台县以东弱水上游。参阅《隋书·地理志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二·甘肃镇》。
13.水名。在陕西省鄠邑区,注入涝水。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源出河南省宜阳县境,经洛阳市西南注入洛水。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源出广西龙胜,经灵川南入漓江。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二·桂林府》。
14.甘肃省的简称。
15.姓。殷有甘盘。见《书·说命下》。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甘字部】
【唐韵】古三切【集韵】【韵会】【正韵】沽三切,并感平声。【说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韵会】五味之一。【正韵】甜也。【书·洪范】稼穑作甘。【传】甘味生于百谷。【诗·卫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礼·月令】中央土,其味甘。
又言之悦耳。亦曰甘。【左传·昭十一年】币重而言甘。
又【诗·卫风】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传】甘,厌也。【疏】谓思之不已,乃厌足于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饮食口,甘遂至于厌足,故云:甘,厌也。
又【左传·庄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注】甘心,言欲快意戮杀之。
又【易·临卦】六三甘临,无攸利。【注】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
又【玉篇】乐也。【淮南子·缪称训】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跖也。【注】人之甘甘,犹乐乐而为之。
又【淮南子·道应训】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注】甘,缓意也。
又姓。【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注】甘盘,殷贤臣
又甘茂甘罗,并秦人
又【抱朴子辩问卷】子韦甘均,占侯之圣也
又汉复姓有甘庄甘土甘先三氏。
又地名。【书·甘誓】大战于甘。【传】甘,有扈郊地名。【左传·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注】甘昭公,王子带也,食邑于甘
又【昭十七年】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注】甘鹿,周地。
又山名。【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
又水名。【山海经】鹿蹄之山,甘水出焉。【注】按水经:甘水出南山甘谷。
又州名。【五音集韵】元魏西凉州攺甘州。
又【前汉·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宫。
又木名。【诗·召南】蔽芾甘棠。【传】甘棠,杜也。【疏】郭璞曰:今之杜梨。【山海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注】甘木即不死树。
又【正韵】果名,俗作柑。【风土记】甘橘之属,滋味甘美
又【古今注】甘实形如石榴者,谓之壶甘。
又草名。【博雅】陵泽,甘遂也。【又】美丹,甘草也。
又【集韵】古暗切,音绀。土之味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胡甘切,音酣。【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
又熟也。【庄子·徐无鬼】甘寝。○按《正韵》别作户甘切,胡、户同母。不宜分列。
说文解字注
甘 《说文解字注》
美也。 羊部曰。美、甘也。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从口含一。一、道也。 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 七部 。 凡甘之属皆从甘。
在古籍中的用法
甘 遂、 半夏、 芍藥、 甘 草。

《外臺秘要方》外臺秘要方卷八“留飲方二首”,(唐) 王燾 撰、(宋) 林億 校正、(宋) 孫兆 校正,四庫全書本,第14頁

草鳴 甘甘 草惱十寺草 甘 草 味 甘 平無毋主五藏六腑寒𤍠 ...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六十,(宋) 唐慎微 撰,明嘉靖31年周珫李遷刻本,第16頁

甘 草 生 甘 草 右吺咀毎服半兩水二 ...

《醫學綱目》卷九,(宋) 樓英 撰,明嘉靖44年曹灼邵弁刻本,第4頁

甘 齒主小兒驚癎 〇髮頭膏 ...

《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卷一,(宋) 唐慎微 撰,明萬曆28年籍山書院刻本,第79頁

甘 醎。 甘 。 甘 苦 苦。 苦。 辛 香。 梓 甘 遂: 甘 。

《普濟方》普濟方卷五,(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36頁

乙未, 置 甘 肅二州黑泉、深溝、塩 ... ○置 甘 州等處草橋等十三舖,革 甘 州至肅州沙河等十四舖 ...

《明實錄》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八十六,(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6頁

甘 菊花, 甘 草, 人參, 白术, 甘 菊花, 兩。 白茯苓,

《證治準繩》證治準繩卷二十八,(明) 王肯堂 撰,四庫全書本,第6頁

厥 甘 瀉酸收少陰知鹹補 甘 瀉鹹軟相 甘 補苦寫 甘 緩脾

《古今醫統大全》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五,(明) 徐春甫 輯,隆慶朱希忠等刻本,第51頁

芍藥 甘 草湯芍藥 甘 草治腹痛稼穡作 甘甘 者已也曲直

《醫學綱目》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二,(明) 樓英 撰,嘉靖四十四年(1565)曹灼刻本,第8頁

甘 菊花 甘 草 已上剉碎曬乾為末不 ...

《奇效良方》卷十五,(明) 方賢等 撰,明刻本,第31頁

澤瀉以 甘 者人參 甘 草黄耆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八,(明) 方廣 撰,明嘉靖15年姚文清陳講刻本,第12頁

甘 遂、 半夏、 芍藥、 甘 草,

《赤水元珠》赤水元珠卷六“停飲門”,(明) 孫一奎 撰,四庫全書本,第20頁

生 甘 草炙 甘 草 白芍藥 白茯苓 陳皮 黄 ...

《薛氏醫案》薛氏醫案卷六,(明) 薛己 撰,四庫全書本,第28頁

甘 桔湯, 甘 桔清金散, 百祥丸, 承 ...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卷四十五,(明) 張介賓 撰,四庫全書本,第57頁

甘 草 人參白芍 甘 草 右叹咀每服半两或一 ...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一,(明) 方廣 撰,書林楊氏刻修補印本,第4頁

甘 草 人參白芍 甘 草 右㕮咀毎服半兩或一 ...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一,(明) 方廣 撰,書林楊氏刻本,第4頁

甘 州左衛 甘 州右衛 甘 州中衛 甘 州前衛 甘 州後衛

《【嘉慶】甘州府志》【嘉慶】甘州府志卷二,(清) 鍾賡起 纂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增刻嘉慶七年(1802)再增刻重印本,第17頁

以 甘 肅按察使何福堃為 甘 肅布政使,暫護陝 甘 總督, 甘 肅巴里坤道潘效蘇為 甘 肅按察使。

《清實錄》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七十八,(清) 溥儀 撰,抄本,第3頁

署 甘 肅提督遠駐 甘 州此外駐 甘 五鎭皆係參

《欽定平定回匪方略》欽定平定陝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清) 奕訢 撰,光緒年间同文館本,第6頁

覆陳 甘 肅餉事通籌陜 甘 全局摺

《左文襄公奏稿》卷二十三,(清) 左宗棠 著,光緒十四年本,第1頁

故以 甘 遂半夏因其勢而導之 甘 遂而 甘 遂與 甘 草相反而

《陳修園醫書》卷十八,(清) 陳念祖 著,刻本,第3頁

甘 州左衛 甘 州右衛 甘 州中衛 甘 州前衛 甘 州後衛

《甘州府志》卷三,(清) 钟赓起 著,清乾隆44年刻本,第17頁

之 甘 收給藥之酸雖 甘 草 甘 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 甘 約

《醫宗金鑒》卷十九,(清) 吳謙 著,石印本,第2頁

甘 草生 甘 遂川烏 草烏各等分 用水 ...

《御纂醫宗金鑒》卷二十六,(清) 吳謙 著,刻本,第59頁

爐 甘 石 甘 温無毒 發明爐廿石得金 ...

《張氏醫通》木經逢源卷一,(清) 張璐 撰,康熙刻後印本,第25頁

白术 甘 遂 甘 艸 淸酒 七一掃第山房 右 ...

《孫真人千金方衍義》卷二十一,(清) 張璐 撰,刻本,第62頁

甘 草 柴胡 甘 草 去滓大温服無時忌寒 ...

《御用醫宗金鑒》卷十八,(清) 吳謙 著,石印,第18頁

李 甘 薦楊牢書 寓衛人說 竄利 ...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2頁

進 甘 露回天飮。 ○庚辰藥院 ... ○進 甘 露回天飮。

《朝鮮王朝實録》純宗淵德顯道景仁純禧文安武靖憲敬成孝大王實錄卷之七,(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1頁

甘 肅 甘 肅,明時屬於陜西。西 ...

《清史稿》淸史稿列傳土司六“甘肅”,(民国) 趙爾巽 撰,關外二次本,第1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7 23: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