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氵右曷,氵日匂,氵日勹匕
部首 氵,日,勹,匕
发音信息 (渇字怎么念)
拼音 kě
粤语发音 hot3
注音符号 ㄎㄜˇ
字典解释 (渇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渇 kě 《汉语大词典》
1.同“渴”。
渇 jié 《汉语大词典》
1.同“渴”:水干涸;尽。
渇 kài 《汉语大词典》
1.同“愒”。贪。
渇 hé 《汉语大词典》
1.同“渴”。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苦葛切【集韵】【类篇】【韵会】丘葛切,并音磕。【说文】本作渴。从欠,渴声。【徐曰】今俗用渴字。【玉篇】欲饮也。【诗·小雅】载饥载渴。
又急也。【公羊传·隐四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又【广韵】渠列切【集韵】【韵会】【正韵】巨列切,并音杰。水涸也。【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渴泽用鹿。【疏】渴,故时停水。今乃渴也。
又【集韵】丘盖切,音磕。与愒同,贪也。或从欠作愒。
又【广韵】胡割切,音褐。【柳宗元·袁家渴记】楚越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
说文解字注
渴 《说文解字注》
尽也。 渴竭古今字。古水竭字多用渴。今则用渴为渴字矣。 从水。曷声。 佩觿曰。说文、字林渴音其列翻。按大徐苦葛切。非也。 十五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消 渇 脹滿 虚腫 卷第十八 身 ...

《新刊仁齋直指附遺方論》新刋仁齋直指方論目録,(宋) 楊士瀛 編撰、(明) 朱崇正 附遺,刻本,第3頁

崔氏療消 渇 瘦、中焦熱 渇 方:

《外臺秘要方》外臺秘要方巻十一“渇利虚經脉澀成癰膿方一十一首”,(唐) 王燾 撰、(宋) 林億 校正、(宋) 孫兆 校正,四庫全書本,第13頁

治 渇 利虚熱,引飲不止,消熱止 渇 方:

《備急千金要方》備急千金要方卷六十三,(唐) 孫思邈 撰、(宋) 高保衡 校正、(宋) 林億 校正,四庫全書本,第10頁

消 渇 白石英、 石膏、 茯神、 ...

《證類本草》重修政和經史證𩔖備用本草卷第二“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北宋) 唐慎微 著,四部叢刊景上海涵芬樓藏金刊本,第11頁

渇 圖經 簡要濟衆 十金愽救 ...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五十九,(宋) 唐慎微 撰,明嘉靖31年周珫李遷刻本,第88頁

或 渇 或不 渇 帝曰火熱復惡寒發熱有 ...

《醫學綱目》卷二十,(宋) 樓英 撰,明嘉靖44年曹灼邵弁刻本,第67頁

止 渇 圖經 簡要濟衆 十全愽救 ...

《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卷四,(宋) 唐慎微 撰,明萬曆28年籍山書院刻本,第123頁

渇 論 小兒有 渇 而飲水者此因臟腑有熱熱則臟燥故多 小兒有 渇 而飲水者此因臟腑有熱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二,(宋) 何大任 撰,明萬曆2年徐一檟刻本,第131頁

傷寒發 渇 第七 巢云:傷寒熱 渇 ,是熱入藏,蔵得熱則津液竭燥,故 渇 。 活人書:傷寒脉浮而 渇 ,属太陽; 有汗而 渇 ,属陽明。 傷風寒熱,或發熱惡風而 渇 ,属少陽; 自 利而 渇 ,属少隂。 太陽證無汗而 渇 ,勿與白虎湯; 汗後脉洪太而 渇 ,與之。陽明證汗多而 渇 者, 勿與五苓散。 此仲景玅法。 凡病非大 渇 勿與水。若小 渴 咽乾,小小呷滋潤之,令胃和。若大 渇 煩躁甚,能飲一斗,與 ... 見 渇 飲水作汗,小 渇 遂𭄏飲,致停飲心 下滿 ... 若陽毒倍常,躁盛大 渇 ,黒奴丸。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發 渇 不已,酒蒸黄 連丸。 聖 ... 散治傷寒頭痛,壮熱煩 渇 。 大青知毋柴胡葛根 甘 ...

《幼幼新書四十卷拾遺方》卷八,(宋) 劉昉 撰,明萬曆14年陳履端刻本,第24-26頁

辯 渇 與不 渇 辯勞役受病表虛不作表 ...

《東垣十書》卷七,(元) 李杲 編,明嘉靖8年朱寵瀼梅南書屋刻本,第3頁

煩 渇 者用升麻湯自汗煩 渇 者化疵湯煩 渇

《保嬰撮要》卷十八,(明) 薛鎧 撰,明刻本,第35頁

或 渇 或不 渇 瘧應四 時 帝曰火熱復惡 ...

《醫學綱目》醫學綱目卷之六,(明) 樓英 撰,嘉靖四十四年(1565)曹灼刻本,第26頁

止 渇 湯治霍亂煩 渇 人參麥門冬茯苓枯梗 括 ...

《古今醫統大全》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三十八,(明) 徐春甫 輯,隆慶朱希忠等刻本,第22頁

分三帖,水煎服。 㵼後 渇 甚者,加滑石一錢。 止 渇 湯: 霍亂煩 渇 :

《赤水元珠》赤水元珠卷十六“霍亂門”,(明) 孫一奎 撰,四庫全書本,第10頁

辨 渇 與不 渇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氣傳裏始 渇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 ...

《醫彀》亨集卷二,(明) 程武 著,萬曆43年刊本,第75頁

止 渇 剉散治消 渇 批杷葉 生薑 乾葛 大烏梅 ...

《奇效良方》卷九,(明) 方賢等 撰,明刻本,第36頁

三消乾 渇 經義 隂陽别論 曰:二陽 ...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卷十八“三消乾渇”,(明) 張介賓 撰,四庫全書本,第17頁

又□腑實熱,引飲常 渇 。 茯苓湯洩𤍠止 渇 方: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台秘要方》卷十一,(唐) 王燾 選、(宋) 林億 其他、(明) 陸錫明 校訂,刊本(序刊),第3頁

渇 者去桂留芩,不 渇 者,去苓留桂。

《醫學六要》法治彚四卷,(明) 張三錫 撰,萬曆刻崇禎十七年(1644)張維藩等重修本,第70頁

結痂時而 渇 ,津液竭也,用保嬰百補湯加生脉散。 渇 甚而瀉亦甚者,難治。凡 渇 ,切勿利小便,利之則益其 渇 。

《仁端錄》仁端錄卷十“痘後發渇”,(明) 徐謙 撰、(明) 陳葵 刪定,四庫全書本,第20頁

傷寒汗出而 渇 者,宜五苓散。 不 渇 者,屬茯苓甘草湯方十 ...

《仲景全書》傷寒論卷第八,仲景全書第八“辨發汗後病脉證并治第十七”,(汉) 張機 選、(明) 趙開美 編,刊本(序刊),第10頁

人參散 治小兒虚熱煩 渇 囙吐瀉煩 渇 不止

《丹溪心法附餘》卷八,(明) 方廣 撰,明嘉靖15年姚文清陳講刻本,第42頁

成消 渇 白术 牡礪 右爲細末每服 ...

《諸證提綱》卷九,(明) 陳文治 撰,明萬曆40年魏惺吾刻本,第88頁

巣云:傷寒熱 渇 ,是熱入蔵,蔵得熱,則津液竭燥,故 渇 。 活人書:傷寒脉浮而 渇 ,属太陽; 有汗而 渇 ,属陽明; 傷風寒熱,或發熱惡風而 渇 ,属少陽; 自利而 渇 ,属少隂。 太陽證無汗而 渇 ,勿與白虎湯; 汗後脉洪大而 渇 ,與之。 陽明證汗多而 渇 者,勿與五苓散。 此仲景玅法。 凡病非大 渇 勿與水。 若小 渇 咽乾,小小呷滋潤之, ... 見 渇 飲水作汗,小 渇 遂劇飲,致停飲心 者甚 ... 若陽毒倍常,𨅶盛大 渇 ,黒奴丸。 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發 渇 不已,酒蒸黄連丸。

《幼幼新書》㓜㓜新書卷第十五“傷寒變動凡二十門”,(宋) 劉昉 選、(明) 陳履端 編,刊本(序刊),第24-25頁

安而未 渇 者服此丸永不發 渇 或未疽而先 渇 者服

《瘍醫準繩》卷二,(明) 王肯堂 撰,明萬曆36年刻本,第72頁

附方 消 渇 羸痩 血氣味鹹,寒,無 ...

《本草綱目》獸之二,(明) 李時珍 著,万历二十四年金陵胡承龙刻本,第45頁

嘔家本 渇渇 者爲欲解今反不 渇 心下有支飮故也

《張氏醫通》張氏醫通卷之四,(清) 張璐 撰,康熙刻後印本,第7頁

渇 鄂渚辛祐之,患消 渇 九年,服藥止而復作。 ... 蘇樸教以白 鄂渚辛祐之,患消 渇 九年,服藥止

《續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卷十二“渇”,(清) 魏之琇 撰,四庫全書本,第28頁

消 渇 第一論 消 渴 咽喉乾灸胃下俞三穴各 ... 八椎下橫三間寸灸 之 消 渴 咽喉乾灸胃下俞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八,(唐) 孫思邈 著,光緒四年上海本,第1頁

止 渇 。 牛乳 微寒,補虚羸,止 渇 。 羊乳 温補寒冷虚乏。 ...

《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唐) 孙思邈 撰,光绪四年景元大德梅溪书院本,第23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0 2: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