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氵右又
部首 氵,又
繁体字 漢
包含“汉”的字
𮳄㳔𭇙𭰥滩𱈤
发音信息 (汉字怎么念)
拼音 hàn
粤语发音 hon3
注音符号 ㄏㄢˋ
字典解释 (汉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汉 hàn 《汉语大词典》
1.水名。汉水,也称汉江,为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流经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天河;银河。
3.男子。
4.方言。称丈夫。
5.契丹统治者对南人的称谓。元代对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亦称汉。
6.古指华夏族、汉族及其活动范围。按,以上各例所言之“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夏”、“中华”等含义基本相同。
7.民族名。汉族。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参见“汉族”。
8.汉语的简称。
9.《汉书》的简称。
10.朝代名。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一度称帝,国号新。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整个汉代共历二十四帝,406年。
11.我国古代政权名。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蜀汉。263年亡于魏。十六国之一。公元304年,刘渊起兵,自称汉王。308年,刘渊在平阳称帝。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十六国之一。公元306年,李雄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347年亡于东晋。五代时的十国之一。公元917年,刘䶮在广州称帝,国号越,后改为汉,史称南汉。971年亡于北宋。五代之一。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旋定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汉。史称后汉。950年亡于后周。五代时的十国之一。公元951年,刘旻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979年亡于北宋。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前蜀(公元907年—925年)曾一度改国号为汉。后仍称蜀。1360年,陈友谅在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称帝,国号汉。不久为朱元璋所灭。
12.地名。汉中的简称。秦置汉中郡,包括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汉仍之。唐代州名。治所雒县,在今四川省广汉市。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指汉皋山。又称方山、万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汉口或武汉市的省称。
13.姓。参阅《通志·氏族二》。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呼旰切【集韵】虚旰切【韵会】【正韵】虚汗切,并音熯。水名。【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又天河也。【尔雅·释天】箕斗之间,汉津也。【史记·天官书】汉者,亦金之散气。【扬泉·物理论】汉,水之精也。【诗·大雅】倬彼云汉。
又汉中,郡名,秦惠王置。【广舆记】今为汉中府。
又汉口,地名。【广舆记】汉阳府,本春秋郧国地,汉属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汉阳。
又州名,属成都府。【韵会】汉属广汉郡,唐置州。
又半汉,形容之辞。【张衡·南都赋】天马半汉。
又【辍耕录】今人谓贱丈夫为汉子。
又高丽方言谓白曰汉。见【孙穆·鸡林类事】。
又【集韵】他干切,音摊。太岁在申曰汭汉。亦作涒滩。
又【韵补】叶诗建切,音扇。【繁钦赋】长唐虎圈,回望曼衍。盘旋岧峣,上刺云汉。
〔【史记·天官书】汉者,六金之散气。〕 谨照原文六改亦。
在古籍中的用法
薛 汉 口占 薛収為書檄露布或 ...

《山堂肆考》角集卷三十六,(明) 彭大翼 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刻萬曆四十七年(1619)張幼學補修本,第19頁

又乙風后湏六見 汉 秋 閑 同以字矣 鷯翁文秸 ... 二暌 高自既足也 栴 塔曰 汉 財設 鬂髮赶

《廣韻》廣韻入聲卷第五,(清) 馬敘倫 撰,刻本,第3頁

堂灣、王家河、泥河、 汉 河,皆混混源泉,冬夏不涸。 舊時王家 河、 汉 河流入大泊,龍堂灣、 ...

《畿輔通志》畿輔通志卷之二十一“川”,(清) 唐執玉 修、(清) 陳儀 纂,雍正十三年刻本,第63頁

非此所求義恭 汉 餉炬燭干挺孝武亦致錦一疋 汉 曰

《【乾隆】徐州府志》【乾隆】徐州府志卷三十,(清) 王峻 纂、(清) 石杰 修,乾隆七年(1742)刻本,第27頁

南翔 汉 封家 汉 紀王廟 汉 黄渡 汉 士以上嘉定縣境内 汉 地吳淞營管轄 紀王廟 汉 黄渡 汉 士以上嘉定

《【乾隆】寳山縣志》【乾隆】寳山縣志卷二,(清) 章錀 纂、(清) 趙酉 修,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第17頁

三 汉 港在野 汉 港内葉家港在李家港東

《【乾隆】直隸通州志》【乾隆】直隸通州志卷三,(清) 夏之蓉 纂、(清) 王繼祖 修,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第23頁

汉 而春陵二三策至比立秋 ...

《【乾隆】溆浦縣志》【乾隆】溆浦縣志卷首,(清) 楊鴻觀 纂、(清) 陶金諧 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第9頁

汉 阳太守碑 敦方足以正众 ...

《全後漢文》汉阳太守碑,(清) 嚴可均 編纂,光緒十三至十九年廣州廣雅書局刊本,第1頁

汉 书礼乐志附 是时,河间 ...

《新學偽經考》新学伪经考卷三上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上“汉书礼乐志附”,(清) 康有為 撰,光緒十七年康氏萬木草堂刻本,第44頁

非爲色一個初經風雨 汉 驚文怯

《第一奇書野叟曝言》第一奇書野叟曝言第字卷之十七,(清) 夏敬渠 撰,光緒八年(1882)鉛印本,第10頁

冊汁仁仁 汉汉 江亡㳕没 甲午乙未丙申 ...

《交食捷算》卷一,(清) 黃炳垕 撰,刻本,第28頁

二鐡 汉 去以 卄七以情午心益言 ...

《日記》宣統二年七月冊,(清) 李乾命 撰,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宣統二年(1910)飛霞室紅格稿本,第10頁

十二里吳城 汉 水程細數單吳城涊俗呼 ...

《江北運程》卷二十七,(清) 董恂 撰,刻本,第23頁

楊家河至三 汉 口計長一百四十里自永 ...

《續行水金鑑》書卷六十五,(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14頁

無 汉 五 文集之劄之 不害民己 ...

《志壑堂集》志壑堂文集卷一,(清) 唐夢賚 撰,刻本,第51頁

另股擾及三 汉 河并有大股由太白鎭竄 ...

《左文襄公奏稿》卷三十,(清) 左宗棠 著,光緒十四年本,第24頁

河在蘇橋曰三 汉 河在崔家房曰張家觜河 ...

《陳學士文鈔》正文,(清) 吳邦慶 著,刻本,第33頁

續供之隔漆提審 汉 属 金應逃人不將實右高 ...

《大清律例精義》大清律例卷二,(清) 佚名 著,道光刻本,第73頁

查河 汉 把總順天人僻 天津成 陜 ...

《大清搢紳全書(咸豐五年乙卯春季)》大清中樞備覽上,(清) 佚名 著,刻本,第31頁

湖中山 汉 渡水橋汎廵兵五名 兵防 ...

《太湖備考》太湖備考卷四,(清) 金友理 撰、(清) 華鵬 繪圖,乾隆藝蘭圃刻本,第16頁

孫茂 汉 口人進賢縣丞 李祿流口 ...

《休寧縣志》休寧縣志卷之五,(清) 汪晋徵 纂、(清) 廖騰煃 修,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第90頁

崇山峻嶺港 汉 紛歧多爲藏垢納汙之區 ...

《郭侍郎奏疏》郭侍郞奏疏卷四,(清) 郭嵩燾 著,光緒十八年本,第37頁

永侯欵列我算敞奉下为 汉 音

《劉式訓奏議函電稿》劉式訓函電稿卷六,(清) 劉式訓 撰,藍格抄本,第24頁

下通泥 汉 河復出 錦繡溪在城內天 ...

《續修廬州府志》卷七,(清) 汪宗沂 纂、(清) 林之望 纂、(清) 黃彭年 纂,光緒十一年本,第21頁

汉 白韓明 大營得片以山曰 ...

《南巡盛典》南巡盛典卷九十三,(清) 高晋 輯,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第12頁

易晔 汉 卦之宗則其亨陰不犬而 ...

《楚蒙山房集》楚蒙山房集易解卷首,(清) 晏斯盛 撰,乾隆新喻晏氏刻本,第3頁

之太湖并泖澱等處支河 汉 港均有淤

《重濬江南水利全書》重濬七浦河全案卷一,(清) 陳鑾 撰,刻本,第28頁

汉 旗入置約涕魁斌 年黄旗 ...

《大清搢紳全書(光緖十九年癸巳夏季)》大清搢紳全書元,(清) 佚名 著,刻本,第137頁

不 汉 稱則揭硜 音紀餘 硜硜石 ...

《增訂四書大全》論語集吐大全卷之十四,(清) 汪份 撰,康熙汪份遄喜齋刻本,第60頁

三 汉 港縣東十里 武陽港縣東 ...

《鼎修常德府志》鼎修常德府志卷之二山川,(清) 賀奇 著,康煕10年刊本,第37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5 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