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上戚下心,戚心,戊𢙤
部首 心
包含“慼”的字
𡂔𢅪𢷾𭟍𦢑𧞰𥀽
发音信息 (慼字怎么念)
拼音 qī
粤语发音 cik1
注音符号 ㄑㄧ
字典解释 (慼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慼 qī 《汉语大词典》
1.忧伤。
2.指亲戚。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并仓历切,音戚。【说文】忧也。【书·盘庚】率𥸤众戚。
又叶子六切,音蹙。【班固·幽通赋】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
又通作戚。【诗·小雅】自贻伊戚。【左传】作戚。
说文解字注
戚 《说文解字注》
钺也。 大雅曰。干戈戚扬。传云。戚、斧也。扬、钺也。依毛传戚小于钺。扬乃得钺名。左传。戚钺秬鬯。文公受之。戚钺亦分二物。许则浑言之耳。戚之引伸之义为促迫。而古书用戚者、俗多改为蹙。试思亲戚亦取切近为言、非有异义也。大雅。戚戚兄弟。传曰。戚戚、内相亲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笺云。戚戚、缩小之貌。其义本相通。而浅人于节南山必易其形与音矣。戚训促迫。故又引申训忧。小明。自诒伊戚。传曰。戚、忧也。度古缇有戚。后乃别制戚字。 从钺。菽声。 仓历切。古音在 三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智者不懷憂, 唯愚抱悒 慼 ,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一“大品賴咤和羅經第十六”,(东晋) 瞿曇僧伽提婆 譯,高麗藏本,第11頁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彼知此巳,則便 ...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不達此法, 唯有 ... 法,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彼知此巳, 是故 ... 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 熱、無憂 慼 正行。彼知此已,則便 ... 苦、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不達此 法,唯無 ... 法,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彼知此 已,是故 ...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夲分別品釋中禪室尊經第五”,(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福州藏本,第11-12頁

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 慼 、啼哭、憂苦、煩 大王若愛生時,便生愁 慼 、啼哭、憂苦、煩惋、 ...

《中阿含經》第五後誦,(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思溪藏本,第2頁

生不施惱, 死而不 慼 , 是見道悍, 應中勿憂。 生不施惱,死而不 慼 者,自生以來不 是見道 ...

《出曜經》出曜經卷第十八“雜品之二”,(东晋) 竺佛念 譯,高麗藏本,第3頁

貪恚何因緣,由何故欣 慼 ,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八“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5頁

父今何愁 慼 , 士夫何足憂。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高麗藏本,第8頁

者,謂破壞、怖畏、憂 慼 等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12頁

正逺離染汗、不樂、憂 慼 事故。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攝異門分之上”,(唐) 玄奘 譯,思溪藏本,第6頁

魔說是已,內懷憂 慼 ,心生變悔,低頭伏地 ...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第三十九,(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福州藏本,第7-8頁

魔說是已,内懷憂 慼 ,心生變悔,低頭伏地 ...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思溪藏本,第9頁

慼 無 恤 惵 貰 淢 惑 合 恰 愀 愁 ...

《通志》通志卷三十二,(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29頁

昔堯含 慼 而臯 陶謨,高祖歎而子 ...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七百六十九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20頁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彼知此巳,則便 ...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不達此法 淸三, ... 法,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彼知此已 是故便 ... 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 熱、無憂 慼 正行。彼知此巳,則便 ... 苦、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不達此 法,唯無 ... 法,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彼知此 巳,是故 ...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本分别品阿難說經第六”,(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普寧藏本,第14頁

魔說是巳,内懷憂 慼 ,心生變悔,低頭伏地 ...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普寧藏本,第9頁

明燈樹,如何闇卧不悒 慼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六十一“序品第一”,(唐) 菩提流志 譯,普寧藏本,第8頁

者,謂破壞、怖畏、憂 慼 等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聽,(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5頁

於所未得 愁 慼 心轉說名爲憎。佛聖弟子於巳得不味 於未得不 慼 。故能俱伏。由俱伏故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一,(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8頁

生不施惱,死而不 慼 者,自生巳來,不由父 ...

《出曜經》出曜經水品第十七者,(东晋) 竺佛念 譯,普寧藏本,第7頁

慼慼 ,斷可知矣。 周司理去 ...

《文章辨體彙選》文章辨體彚選卷六百五十,(明) 賀復徵 編,四庫全書本,第21頁

不懽則 慼 不 慼 則懽此情志之大域也然泣是 慼 之

《經濟類編》經濟類編卷四十六,(明) 馮琦 纂、(明) 馮瑗 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周家棟等浙江虎林刻本,第47頁

亹亹之心耕夫無 慼慼 之念

《文紀》梁文紀卷第十四,(明) 梅鼎祚 輯,崇禎刻本,第20頁

干殷民不適有居率𥸤衆 慼 出矢言

《尚書葦籥》尚書筆篇商書十八,(明) 潘士遴 著,崇禎07年刊本,第2頁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彼知此己,則便 ... 苦、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不達此法, 唯有 ... 法,有煩、有熱、有憂 慼 邪行。 彼知此已,是故 ... 苦、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 彼知此己,則便 ... 苦、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不達此 法,唯無 ... 法,無煩、無熱、無憂 慼 正行。 彼知此已,是故 ...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根本分别品意行經第七”,(东晋) 瞿曇僧伽提婆 譯,乾隆藏本,第46-47頁

人別 慼 天一之正而无惱也。節 ...

《周易集解增釋》周易集解増釋卷二十四,(清) 張仁浹 撰,抄本,第18頁

者,謂破壞、怖畏、憂 慼 等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本地分”,(唐) 玄奘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50頁

愛念不見苦,不念愛憂 慼 ,於中生愁 慼 ,消滅人根源。”

《出曜經》出曜經卷第六“念品第五”,(南北朝) 竺佛念 譯,乾隆藏本,第18頁

魔說是已,内懷憂 慼 ,心生變悔,低頭伏地 ...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南朝宋) 求那跋陀羅 譯,乾隆藏本,第29頁

葬齊歸公不 慼 史趙曰君無 慼 容不顧親也

《春秋左傳彙輯》卷十五,(清) 吳炳文 撰,刻本,第28頁

是人懷憂 慼 ,智者應憐愍。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三十三“四十九”,(唐) 菩提流志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26頁

敎曰:“閔判敦寧遭 慼 以後,氣力必多受損。 ...

《朝鮮王朝實録》高宗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勲洪業啓基宣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實録卷之十一,(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95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0 1: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