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尸丶
部首 尸,丶
包含“尺”的字
𡰰𪞚𰁗尽伬択呎沢𪧆𢗜𡵸迟㘮𡛄𠧛鿈𣥉㞐𫵗屄𭥜𮴈𭴐𦬨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尺字怎么念)
拼音 chǐ,chě
粤语发音 cek3
注音符号 ㄔˇ,ㄔㄜˇ
字典解释 (尺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尺 chǐ 《汉语大词典》
1.长度单位。
2.指量长度的器具。
3.称像尺的东西。参见“界尺”“镇尺”“戒尺”。
4.称某些外形或作用类似尺的绘图仪器。如: 丁字尺、放大尺。
5.用尺量,衡量。
6.喻法度或标准。参见“尺绳”。
7.喻短小或狭小。参见“尺泽”“尺地”。
8.直。
9.幅。
10.中医学名词。切脉时无名指所按的部位。在手掌桡骨茎突之后。
尺 chě 《汉语大词典》
1.我国传统乐谱记音符号之一。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尸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昌石切,音赤。【说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规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识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家语】布指知尺,舒肱知寻。【前汉·律历志】度量衡皆起于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蔡邕·独断】夏十寸为尺,殷九寸为尺,周八寸为尺。【周礼·司市】疏置丈尺于绢布之肆。
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员篇】其施五尺。【注】施音遗,大尺之名。
又【小尔雅】五尺谓之墨。【周语】不过墨丈寻常之间。【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宫室,其名为墨,则墨者工师之五尺也。
又【唐辇下岁时记】二月朔日为中和节,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民閒。
又法三尺,谓以三尺竹简书写法律,故俗谓舞文为弁髦三尺。今以三尺为刑具,非也。
又叶昌约切,音绰。【诗·鲁颂】是寻是尺。叶下作若。 【韵会】通作赤。
〔【说文】周制,寸,尺,咫,寻,常,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 谨照原文常字下增仞字。〔【周礼·地官】置丈尺于绢布之市。〕 谨照原文地官改为司市疏,市改肆。
说文解字注
尺 《说文解字注》
十寸也。 寸、十分也。禾部曰。十发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又曰。律数十二。十二禾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汉志曰。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 寸部下亦曰。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郑注周礼曰。脉之大侯要在阳明寸口。疏云。阳明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弟二指閒。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按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许所谓人手却十分也。却者、𢇛也。𢇛者、拓也。人手竟又开拓十分得动脉之处、是曰寸口。凡寸之度取象于此。 十寸为尺。 十其长是为尺。 尺、 逗。 所以指尺规矩事也。 指尺当作指𢇛。声之误也。指𢇛犹标目也。用规矩之事。非尺不足以为程度。尺居中。下可晐寸分。上可包丈引也。汉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尺𢇛蒦三字同韵。 从尸。 主也。 从乙。 会意。昌石切。古音在 五部 。古书亦借赤为之。毛晃曰。宋时案牍如此。 乙、 逗。 所识也。 汉武帝读东方朔上书未尽。辄乙其处。题识之意也。以矩尺记识所度、故从乙。 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寸法人寸口。尺起于寸。咫法中妇人手。?八尺也。法人两臂之长。常倍?。或曰。常当作丈。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人部曰。仞、伸臂一?也。是仞?无二。而此?仞并举。疑许主七尺曰仞之说。人部之解出后人改窜。非许原文。说详人部。 凡尺之属皆从尺。
在古籍中的用法
禮記王制 曰:古者以周 尺 八 尺 爲歩,今以周 尺 六 尺 四寸 爲歩。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三百九十四“歩”,(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2頁

車軫四 尺 , 謂之二等;人長八 尺 ,崇於戈四 尺 ,謂之三等;殳長尋有 四 尺 ,崇於人四 尺 ,謂之四等;車戟常崇於殳四 尺 ,調之 五等;酋矛常有四 尺 ,崇於㦸四 尺 ,謂之六等。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三百五十一,(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3頁

一,周 尺 ,與漢志劉歆銅斛 尺 、後漢建武中銅 尺 、晉前 尺 同。二,晉田父玉 尺 ,與梁法 尺 同,比晉前民為 一 尺 七釐。三,梁表 尺 ,比晉前 尺 為一 尺 二分二氂一毫 有奇。四,漢官 尺 ,比晉前 尺 為一 尺 三分七毫。五,魏 尺 ,杜 蘷之所用也,比晉前 尺 為一 尺 四分七氂。六,晉後 尺 ,晉 江東用之,比晉前 尺 為一 尺 六分三釐。七,魏前 尺 ,比晉 前 尺 爲一 尺 一寸七釐。

《宋史》宋史卷七十一,(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0-11頁

二、晉田父玉 尺 。梁法 尺 ,實比周 尺 一 尺 七釐。

《說郛》説郛卷九十七下,(元) 陶宗儀 編,四庫全書本,第17頁

響石長七 尺 濶三 尺 八寸厚三 尺 擊之聲如雲板

《大明一統名胜志》四川名勝志卷之二十九“上川南道邊防”,(明) 曹學佺 著,崇禎三年刻本,第22頁

合 尺 凡 尺尺 凡 尺 勾 尺 凡 尺尺 勾凡 尺 工勾凡 尺 凡勾凡 尺

《樂律全書》律呂精義外篇卷之五,(明) 朱載堉 撰,萬曆鄭藩刻增修清印本,第5頁

千 尺 長條百 尺 枝,月桂星榆相蔽虧。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十九,(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3頁

杜周傳三 尺 法,注謂以三 尺 竹簡書法律。鹽鐵論云:二 尺 四寸之律。曹褒新禮亦寫二 尺 四十簡。三 尺 者,舉成 數也。

《弇州四部稿》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明) 王世貞 撰,四庫全書本,第23頁

七 尺 大稔六 尺 八 尺 小稔九 尺 一丈有水五 尺 歲

《稗史彙編》稗史彚編卷之五十三,(明) 王圻 輯,萬曆刻本,第5頁

尺 高六 尺 上加土頂底寛八 尺 頂寛六 尺 高二 尺 乾

《續行水金鑑》書卷一百三十,(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4頁

尺 邊 尺 一泖湖 水面寛一百二十 六丈中法水深八 尺 邊 尺 一泖湖 水面寛一百四十 ...

《重濬江南水利全書》重治泖湖全案卷一,(清) 陳鑾 撰,刻本,第24頁

之時水深或三 尺 或四 尺 或五 尺 亦有六 尺 七 尺 之

《續纂江蘇水利全案》正編卷四,(清) 李慶雲 著,光緒十五年水利工程局本,第18頁

寬六 尺 頂寬四 尺 高四 尺 石後塡土前底寛四 尺 頂寬八 尺 後

《江北運程》卷二十一,(清) 董恂 撰,刻本,第13頁

荷葉壹件,長肆 尺 伍寸,高壹 尺 ,寛壹 尺 。拱壹件長叄 尺 壹寸,高壹 尺 ,寛壹 尺 。

《工程做法》工程做法卷三十八,(清) 允禮 纂修,雍正十二年武英殿刊本,第26頁

十 尺 十 尺 十 尺 十 尺 十 尺 十 尺 丙壬 員徑弦矢求弧背 十 尺 丙壬員徑弦矢求弧背一如員徑十 尺 戊癸

《算迪》卷五,(清) 何夢瑤 撰,刻本,第52頁

父玉 尺 漢官 尺 魏杜夔 尺 晉後 尺 巍前 尺 中 尺 後 尺 東魏後 尺 銀錯銅龠 尺 後周玉 尺 宋氏 尺

《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一,(明) 徐光启 撰,道光二十三年上海曙海楼本,第47頁

九間,計長一十八丈九 尺 ,闊七 丈七 尺 六寸,簷柱高一丈九 尺 五寸,中柱高七丈一 尺 。 鐘鼓樓二座,每座各 ... 間,長三丈,闊四丈三 尺 八寸,簷柱高一丈二 尺 ,中柱高二丈三 尺 。 角樓四座,每座三間,四面如一,各六丈二 尺 。 簷柱高一丈九 尺 ,寶頂以下高四丈八 尺 。 兩側長房各十三間,長十九丈八 尺 九寸,闊二丈六 尺 。 簷柱高一丈三 尺 三寸,中柱高三丈三 尺 。 上門樓五間,長一十二丈七 尺 ,闊五丈四 尺 ,簷柱高二丈,中柱高五丈五 尺 五寸。 城角樓一座,四面如一,各五丈一 尺 。 簷柱高一丈二 尺 ,寶頂以下高四丈九 尺 。 內造長房各十二間,長十六丈六 尺 ,闊三丈五 尺 。 簷柱高一丈二 尺 八寸,中柱高一丈九 尺 。

《清實錄》大清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清) 溥儀 撰,抄本,第5-6頁

尺尺尺 一 尺尺 上 尺尺 。 工上 尺 。 尸工工上上六。 工六 ... 工上 尺 。

《御制律呂正義後編》御製律吕正義後編卷四十七,(清) 允祿 纂、(清) 張照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55頁

尺 五寸五分,廣三丈三 尺 。

《石渠寶笈》石渠寶笈卷一“御書于”,(清) 張照 撰、(清) 梁詩正 撰,四庫全書本,第38頁

玉界 尺 。 不砥而平,不繩而直 ...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元詩卷二,(清) 張豫章等 輯,四庫全書本,第28頁

五 尺 千鈞 尺 化石能水 與犬交,下馬 ...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三十六,(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70-71頁

右髙一 尺 一分面徑二 尺 四寸五分腹圍七 尺

《欽定西清古鑒》卷三十七,(清) 梁詩正 著,光緒三十四年集成圖書公司本,第29頁

周 尺 將盈 尺 , 斯盤乃是盤。 幾曾掌 ...

《御製詩集》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七“古今體一百四十首”,(清) 高宗弘曆 撰、(清) 蔣溥等 編二集、目錄、(清) 于敏中等 編三集、目錄、(清) 董誥等 編四集、目錄、(清) 王杰等 編五集、目錄,四庫全書本,第26頁

如水深三 尺 估挑四 尺 水深四 尺 估挑三 尺 臨淸

《河渠紀聞》卷十九,(清) 康基田 撰,刻本,第77頁

右高二 尺 二寸七分,深一 尺 七寸三分,口徑一 尺 一寸 二分,腹圍一 尺 四寸,重八百四十三兩 ...

《西清古鑑》西淸古鑑卷十,(清) 梁詩正 撰、(清) 蔣溥 撰,四庫全書本,第21-22頁

鑱長一 尺 四寸,廣六寸;壁廣長皆 尺 ,微橢; 底長四 尺 ,廣四寸,底過壓鑱二 尺 。策額減壓鑱四寸,廣狹與底同。箭高三 尺 ,評 尺 有三寸;槃增評 尺 七焉,建惟稱, 轅修九 尺 ,梢得其半。轅至梢中間掩四 尺 ,犁之終始丈有二。

《全唐文》卷八百一陆龟蒙二“耒耜經”,(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22頁

餘實五百 尺 約次商二 尺 隅法四 尺 如前三

《少廣正負術》少廣正負術內篇中,(清) 劉晚榮 輯、(清) 孔廣森 撰,光緒十六年汇印新会刘氏本,第7頁

自八 尺 至九 尺 ,每五 尺 加九錢;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四十七,(清) 高宗弘曆 敕撰,四庫全書本,第27頁

掘坎南順,廣 尺 ,輪二 尺 ,深三 尺 ,南其壤。

《五禮通考》五禮通考卷二百六十一,(清) 秦蕙田 撰,四庫全書本,第31頁

分爲百,爲其田所量之 尺 。一等田 尺 ,周 尺 四 尺 七寸七分;二等田 尺 ,周 尺 五 尺 一寸八分;三等田 尺 ,周 尺 五 尺 七寸;四等田 尺 ,周 尺 六 尺 四寸三分;五等田 尺 ,周 尺 七 尺 五寸五分;六等田 尺 ,周 尺 九 尺 五寸五分。如此則 尺 有六等長短,而數則皆以百 尺 爲面,萬 尺 爲積,雖不熟算者,計 ...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一百六,(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22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9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