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寂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寂 字形信息 字型 上宀下叔 部首 宀 包含“寂”的字 𬿟漃𢠭𫴇𱚖 发音信息 (寂字怎么念) 拼音 jì 粤语发音 zik6 注音符号 ㄐㄧˋ 字典解释 (寂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寂 jì 《汉语大词典》 1.静;无声。 2.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3.安定不动;静止。 4.寂寞;孤单;冷落。 5.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6.指死亡。佛教多用以称僧尼死亡。 康熙字典 寂《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前历切,音籍。【说文】无人声也。本作寂。从宀菽声。【徐曰】此寂寞字。今文作寂。【广韵】静也,安也。【易·系辞】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书·序孔疏】道本冲寂。非有名言 又【晋书·顾恺之传】为山阴令,昼日垂帘,门阶阒寂。 又或作寂。【楚辞·远游】野寂漠其无人。 【集韵】亦作寂諔寂。 说文解字注 𠴫 《说文解字注》 寂嗼也。 三字一句。俗本删寂字。非也。宀部曰。寂、无人声也。 从口。叔声。 前历切。古音在 三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世尊!若色 寂 静不 寂 静,若受、想、行、識 寂 靜不 寂 靜,尚畢竟 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色 寂 靜不 寂 靜增語 及受、想、行、識 寂 靜不 寂 靜增語!此增語旣非 有,如何可言:即色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增語是 菩薩摩訶薩,即受、想、行、識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 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三,(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8-9頁 不行色 寂 靜不 寂 靜,不行受、想、行、 識 寂 靜不 寂 靜;不行眼 寂 靜不 寂 靜, 不行耳、鼻、舌、身、意 寂 靜不 寂 靜;不行 色 寂 靜不 寂 靜,不行聲、香、味、觸、法 寂 靜不 寂 靜;不行眼識 寂 靜不 寂 靜,不 行耳、鼻、舌、身、意、識 寂 靜不 寂 靜。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八”,(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頁 復有八法入於 寂 靜。何等 爲八?一者內 寂 靜,二者外 寂 靜,三者 愛 寂 靜,四者取 寂 靜,五者有 寂 靜,六 者生 寂 靜,七者一切煩惱 寂 靜,八者 三界 寂 靜。是名八法。 《大寶積經》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第三十五”,(唐) 菩提流志譯并 合,高麗藏本,第11頁 荅曰:“ 寂 然 吾我,衆生惔怕。衆生巳 寂 ,三丗便黙。三丗巳 默 ... 佛法巳黙,佛土便 寂 。佛土巳 寂 , 諸法便 寂 。其於諸法無所歸趣,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十四,(唐) 菩提流志 譯,思溪藏本,第5頁 荅曰:“ 寂 然 吾我,衆生惔怕。衆生已 寂 ,三世便默。三世已 黙 ... 佛法巳黙,佛土便 寂 。佛土已 寂 , 諸法便 寂 。其於諸法無所歸趣, ... 《大寶積經》大寳員積經第十四,(唐) 菩提流志 譯,福州藏本,第4頁 洞天 寂寂 在人寰。 右洞陽 荆州隅 ... 《兩宋名賢小集》兩宋名賢小集卷九十八,(宋) 題陳思 編、(元) 陳世隆 補,四庫全書本,第14頁 第五 寂 靜音, 第六 寂 靜幢,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东晋) 佛陀跋陀羅 譯,高麗藏本,第4頁 五名 寂 靜音, 六名 寂 靜幢。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唐) 實叉難陀 譯,高麗藏本,第9頁 問:幾根自性調順, 寂 靜 寂 止,復能調伏, 寂 靜 寂 止?答:八。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2頁 “世尊!若五眼 寂 静不 寂 靜,若六神通 寂 靜不 寂 静,尙畢竟 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五眼 寂 靜不 寂 靜增 語及六神通 寂 靜不 寂 靜增語!此增語旣非 有,如何可言:即五眼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增語 是菩薩摩訶薩,即六神通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 増語是菩薩摩訶薩?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二,(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0頁 荅曰:“ 寂 然 吾我,衆生惔怕。衆生已 寂 ,三世便默。三世已 默 ... 佛法巳黙,佛土便 寂 。佛土巳 寂 以, 諸法便 寂 。其於諸法無所歸趣,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十四,(唐) 菩提流志 譯,普寧藏本,第5頁 寂寂 紅塵境外天。 風動法林 ...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二百二十,(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7頁 願君同心人於我少留情 寂寂 還 寂寂 出門迷所適 《唐詩類苑》唐詩類苑卷第九十六,(明) 張之象 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曹仁孫刻本,第13頁 願君同心人於我少畱情 寂寂 還 寂寂 出門迷所適 《詩雋類函》詩雋類函卷九十三,(明) 俞安期 編、(明) 梅鼎祚 增定,萬曆三十七年(1609)俞氏刻本,第17頁 常 寂 常居常 寂 裏,年年月月是空空。 《唐音戊籤》戊籖九十六曹松之三“七言律詩”,(明) 胡震亨 撰,刻本,第4頁 “世尊! 若色 寂 靜不 寂 靜,若受、想、行、識 寂 靜不 寂 靜,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色 寂 靜不 寂 靜増語及受、想、行、識 寂 靜不 寂 靜増語! 此増語旣非有, 如何可言:即色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増語是菩薩摩訶薩,即受、想、行、識若 寂 靜若不 寂 靜増語是菩薩摩訶薩?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三“初分教誡教授品第七之十三”,(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35頁 寂寂 重 寂寂 ,出門春草齊。晚芳猶 ...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金詩卷九,(清) 張豫章等 輯,四庫全書本,第3頁 裴 寂寂 字元真,蒲州桑泉人。 ... 高祖留守太原,與 寂 情契最密。太宗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績二“裴寂”,(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2頁 湘 寂寂 春 湘妃廟 少將風月怨平 ... 《御定全唐詩》御定全唐詩卷五百七十,(清) 康熙四十二年敕 輯,四庫全書本,第17頁 寂寂 復 寂寂 ,山深無行跡。 有客期 ... 《列朝詩集》丁集第三,(清) 毛晉 撰,刻本,第17頁 十即 寂 起用於中三一悟 寂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唐) 實叉難陀 譯、(唐) 澄觀 撰述,乾隆藏本,第39頁 不知 寂 靜非 寂 靜, 不知轉非轉,不知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三十四“四十五”,(唐) 菩提流志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30頁 園林 寂寂 鳥無 平。 復遊郭西 深蕃 ... 《元詩選》元詩選一一集卷二十五,(清) 顧嗣立 編,四庫全書本,第11頁 萬物多 寂寂 ,堪聞彈正聲。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一百八十八,(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41頁 穆 寂 我皇,道叶神化,功髙 ... 《御定歷代賦彙》御定歴代賦彚巻四十七“南蠻北狄同日朝見賦以渡瀘欵塞咸造闕庭為韻”,(清) 陳元龍 編,四庫全書本,第2頁 甲夜 寂寂 ,齋宫沈沈。 《御定歷代賦彙》御定歷代賦彚卷之四十八,(清) 康熙圣祖仁皇帝 撰,刻本,第22頁 悽 悽動幽幔, 寂寂 驚寒吹。 《御定全唐詩錄》御定全唐詩録卷三十六,(清) 徐倬 編,四庫全書本,第24頁 寂寂 無聲對畫屏 鸚鵡類佩齋 ... 《佩文齋詠物詩選》第六十册,(清) 张玉书 撰,刻本,第34頁 丁丑獵于楊州妙 寂 山。 《朝鮮王朝實録》魯山君日記卷第十四,(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頁 寂寂 復 寂寂 此冩古時明銀何也變成 ... 《彊村叢書》須溪詞,(清) 朱孝臧 輯,壬戌 (1922)年本,第71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