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字部】
【唐韵】【正韵】七人切【集韵】【韵会】雌人切,并七平声。【广韵】爱也。【孝经序】亲誉日著。【注】慈爱之心曰亲。【荀子·不苟篇】交亲而不比。【注】亲谓仁恩。【周语】慈惠保民,亲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又【增韵】躬也。【诗·小雅】弗躬弗亲。【笺】言不躬而亲之也。【礼·文王世子】世子亲齐玄而养。【注】亲,犹自也。
又【释名】衬也。言相隐衬也。【增韵】姻也。【礼·大传】亲者,属也。【疏】谓有亲者,各以属而为之服。【左传·昭十四年】禄勋合亲。【杜注】亲,九族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注】谓男女之礼,婚姻以时,则男不旷,女不怨。
又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则六亲固
又【前汉·礼乐志注】如淳曰:父、子、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为六亲。
又姓。【史记·孟尝君传】齐王逐周最,而听亲弗。【注】亲弗,人姓名。【战国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学】在亲民。【程注】亲,当作新。
又【唐韵】七遴切【集韵】【韵会】七刃切【正韵】寸遴切,并七去声。【左传·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注】以亲疏为分别。【释文】有平去两音。
又【广韵】亲家也。【集韵】婚姻相谓为亲。
又叶苍先切,音千。【杨方·合欢诗】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焱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字汇】古从榛。今省作亲。【集韵】或作亲𠋆。○按字汇补又作亲亲𧡘,非。
〔【诗·小雅】勿躬勿亲。〕 谨照原文改为弗躬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