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上𦣻下夂,上丆下𡕥,上一下𮶖
部首 夂,一
包含“夏”的字
𠌘厦𭕥𭡲廈𡏘嗄𭔆𡙣𡟺𡺷𢟜𭱣𣣺𤌤𡕵榎𤧶𦷜𱵡𤹉𥔹𥧜𡐯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夏字怎么念)
拼音 xià,jiǎ
粤语发音 haa6
注音符号 ㄒㄧㄚˋ,ㄐㄧㄚˇ
字典解释 (夏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夏 xià 《汉语大词典》
1.大。
2.大屋;大殿。
3.五色。
4.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亦指中夏。中原地区。
5.禹乐名。亦泛指大乐歌。
6.舞名。文舞。
7.水名。夏水。传说此水冬竭夏流,故名。故道从湖北省荆州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市北,折东北至仙桃市治附近入汉水。汉水的别称。
8.佛教语。僧徒称年为夏。
9.朝代名,即夏后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禹子启所创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
10.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也称大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省横山西北)。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于公元618年自立为王,国号夏。初建都乐寿(今河北省献县),次年迁洛州(今河北省永年东南)。北宋仁宗时,党项羌贵族赵元昊所建。史称西夏,亦简称夏。建都兴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元末明玉珍所建。都城重庆。
11.姓。
12.夏季。四季的第二季。阴历四月至六月。
夏 jiǎ 《汉语大词典》
1.木名。亦作“槚”、“槚”。参见“夏楚”。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字部】
【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并音暇。四时,二曰夏。【释名】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前汉·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秉礼,执衡,司夏。
又【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并音下。中国曰华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诗·周颂】肆于时夏。
又国号。禹受舜禅,易虞为夏。
又国名。【史记·大宛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晋史】赫连勃勃。【宋史】李元昊,并僭国号曰夏,属今宁夏。
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既泽。
又大夏,禹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按九夏,有声无辞,注疏以《雅》《颂》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诗·秦风】于我乎,夏屋渠渠。【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大俎,一名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书·禹贡】羽畎夏翟。【注】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饰。【周礼·春官·染人之职】秋染夏。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盖取诸此。
又【集韵】举下切,音贾。地名。负夏,卫地。【礼·檀弓】曾子吊于负夏
又阳夏,在开封。【史记·高祖纪】追项王至阳夏。
又木名。【礼·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注】夏,槚也。楚,荆也。【诗·大雅】不长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
又,胡可切,音荷。【陈琳·玛瑙勒赋】四宾之筵,播以淳夏。色夺丹乌,明照烈火。
又叶创举切,音楚。【扬雄·城门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设夫险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贾谊·𫛳赋】单阏之岁,四月维夏。庚子日斜,𫛳集余舍。 【春秋释例】除春夏之夏,余皆户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时之夏,余义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删。
说文解字注
夏 《说文解字注》
中国之人也。 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从夊。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胡雅切。古音在 五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凢樂事,以鍾鼓奏 九 夏 : 肆 夏 、 王 夏 、 昭 夏 、 納 夏 、 章 夏 、 齊 夏 蔟 、 夏 祴 、 夏 鷔 、 夏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五百六十三“雅樂上”,(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2頁

夏 四月,江 夏 蠻叛。 六月,詔公卿舉 ...

《通志》通志卷六下,(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45頁

當 夏 四月,是謂孟 夏 。 春秋元命苞曰:王者 ...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五百六十三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8頁

夏 下 立 夏 、 夏 至、 夏 下 淮南子曰:中央土,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二十三,(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1頁

夏 族廵檢、三班奉職實吉 ...

《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五十五,(宋) 李燾 撰,四庫全書本,第15頁

夏 ,四月,江 夏 蠻反。 秋,酒泉地震。 ...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卷五十七,(宋) 司馬光 撰、(元) 胡三省 音注,四庫全書本,第33頁

己亥, 夏 人寇平 夏 城。 癸 卯,駙馬都尉張 ...

《宋史》宋史卷十八,(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4頁

王 夏 肆 夏 昭 夏 納 夏 章 夏 齊 夏 族 夏 祴 夏 驁 夏

《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四,(元) 馬端臨 撰,四庫全書本,第4頁

己巳, 夏 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 蘇州、松江、嘉興諸府 夏 稅。

《明實錄》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九,(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1頁

半 夏 半 夏 。 杉木莭 一 兩。 木香 一 ...

《普濟方》普濟方卷二百四十二,(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25頁

冬氣者病在四支春勝長 夏 長 夏 勝冬冬勝 夏夏

《函史》函史上編卷之七十五,(明) 鄭元錫 著,刊本,第33頁

𣗳茂𣗳孟 夏 亦曰維憂首 夏 季 夏 亦曰徂暑 夏 三季哥

《圖書編》圖書編卷之二十二,(明) 章潢 編,萬曆四十一年(1613)刻本,第11頁

孟 夏 令云:其 數七。又云迎 夏 於南郊。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十五,(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23頁

以寧 夏 副都統國祥暫護寧 夏 將軍。

《清實錄》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一,(清) 溥儀 撰,抄本,第26頁

夏 謙 東林寺題名 景迢 東林 ...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頁

立 夏 、 夏 至,南從赤道。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九十九,(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21頁

自 夏 巳然。 夏 因虞禮,并不始於 夏 ,蓋唐虞之 時巳然也。

《五禮通考》五禮通考卷八十五,(清) 秦蕙田 撰,四庫全書本,第25-26頁

首 夏 如季 夏 ,是景誠稀遇。

《御製詩集》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一,(清) 高宗弘曆 撰、(清) 蔣溥等 編二集、目錄、(清) 于敏中等 編三集、目錄、(清) 董誥等 編四集、目錄、(清) 王杰等 編五集、目錄,四庫全書本,第25頁

夏 , 立 夏 、 夏 至。 第十五卷, 歲時部 ...

《御定淵鑑類函》子部十一,(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2-3頁

逼 夏 及平 夏 之捷 夏 人不復振

《綱鑑會編》綱鑑會編卷八十,(清) 葉澐 撰,康熙間刻本,第25頁

夏 陵 夏 陽川瀕河有子 夏 石室世代乆逺記載茫茫

《陝西通志》卷七十二,(清) 刘于义 著,清雍正13年刻本,第24頁

逼 夏 及平 夏 之捷 夏 人不復振

《綱鑑會編》綱鑑會編卷八十,(清) 葉澐 撰,刻本,第25頁

夏 墟。 夏 禹都陽城。 太原安邑世 ...

《[雍正]山西通志》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六,(清) 覺羅石麟等 修、(清) 儲大文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6-7頁

寧 夏 左右護衛攺寧 夏 𧊔中衛

《国榷》卷十二,(明) 谈迁 撰,抄本,第38頁

芒 夏 王泄 夏 王不降 夏 王扃 夏 王厪 夏 王

《史鑑年表彙編》目錄,(清) 蕭承笏 輯,刻本,第1頁

寧 夏 前衞在寧 夏 城內洪武十七年置寧 夏 左屯衞

《明史》明史卷四十二,(清) 高宗 钦定、(清) 張廷玉 撰,光绪二十九年五洲同文书局本,第24頁

寧 夏 河西道, 夏 。 寧 夏 河東兵糧道, 莊浪道, ...

《明史》明史卷七十五,(清) 張廷玉 撰、(清) 嚴福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8頁

夏 六月,徵湖廣 夏 税。 初,阿爾哈雅下湖廣,罷宋 夏 税,用內郡例,改科門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九十六,(清) 高宗弘曆 批、(清) 傅恆等 撰,四庫全書本,第43頁

夏 無麥。 太宗恭定大王實 ...

《朝鮮王朝實録》太宗恭定大王實錄卷第十三,(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41頁

西 夏 記 西 夏 記 甲子𡻕朝立春日 西 夏 紀。

《西夏記》序,(民国) 戴錫章 著,刻本,第1-2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8 9: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