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在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在 字形信息 字型 𠂇丨土 部首 丨,土 包含“在”的字 𠡘𭆩𠈚𱖞茬恠𢙮𰛢𭖘𭓁𱛜𰌻𠱽𣑊𫞼𥩴𥒒𠋮𡖪𮔒𰊎𭻟𨀬𰿟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在字怎么念) 拼音 zài 粤语发音 zoi6 注音符号 ㄗㄞˋ 字典解释 (在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在 zài 《汉语大词典》 1.存在;在世。亦指保存。 2.居于;处于。引申为合乎。 3.担任。参见“在事”“在职”。 4.停留;逗留。 5.加入;属于。 6.终;终结。 7.处所。 8.由于;取决于。 9.察知;审察。 10.善于;擅长。 11.存问;慰问。 12.惜;珍惜。 13.在乎;看重。 14.听凭;由。 1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处所、时间、范围或事物存在的位置,有时表示与事物的性质、状态有关的方面。 16.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 17.助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或情况的存在。 18.犹些许。 19.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其下多连“不”“难”等否定词。 20.通“载”。 21.通“宰”。参见“在斯”。 22.通“才”“才”。 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韵】昨宰切【集韵】【韵会】【正韵】尽亥切,并裁上声。【尔雅·释训】居也。【易·乾传】在下位而不忧。 又察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礼·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 又存也。【论语】父母在。 又所在也。【前汉·武帝纪】征诣行在。【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谓所居为行在所。 又姓。晋汝南太守在育。 又脾神曰常在,见【黄庭经】。 又昨代切,音载。义同。 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诗·小雅】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又叶才里切。示上声。【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虙妃之所在。解佩𬙋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从土从才。本作在,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旧本泥韵书先才上声训居,次转去声训所,不知所即居,非上声者训居,去声者训所也。○按在有上去二声。字书韵书皆然。《礼韵》原许通押,《字汇》分训,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转去,亦非。 说文解字注 在 《说文解字注》 存也。 存、恤问也。释诂。徂、在、存也。在、存、察也。按虞夏书在训察。谓在与伺音同。即存问之义也。在之义古训为存问。今义但训为存亡之存。 从土。才声。 昨代切。 一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爾雅 曰:太嵗 在 甲曰閼逢, 在 乙曰旃蒙, 在 丙曰柔兆, 在 丁 曰強圉, 在 戊曰著雍, 在 已曰屠 維, 在 庚曰上章, 在 辛曰重光, 在 壬曰𤣥黓, 在 癸曰昭 陽。太嵗 在 寅曰攝提格, 在 卯曰單閼, 在 辰曰執徐, 在 巳曰 大荒落, 在 午曰敦牂, 在 未曰恊洽, 在 申曰涒灘, 在 酉曰作噩, 在 戌曰閹茂, 在 亥曰大 淵獻, 在 子曰困敦, 在 丑曰赤𡚒若。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十七“嵗”,(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6-7頁 祝 在 前,祝鯁 在 後 公卿奉杖,大夫進履 ...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五百二十四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1頁 次五牛旗,赤青 在 左,黃 在 中,白黑 在 右。 《通志》通志卷四十八,(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35頁 爾雅曰:太嵗 在 甲,曰閼逢; 在 乙,曰旃; 在 丙,曰柔兆; 在 丁,曰強圉; 在 戊,曰著雍, 在 己, 曰屠維, 在 庚曰上章, 在 辛曰重光, 在 壬曰, 在 癸曰昭陽。太嵗 在 寅曰攝提格, 在 夗曰單閼, 在 辰曰執 徐, 在 曰大荒落, 在 午曰敦牂, 在 未曰恊洽, 在 申曰涒灘, 在 酉曰作噩, 孫炎 音愕。 在 戌曰 閹茂, 在 亥曰大淵獻, 在 子曰困敦, 在 丑曰赤奮若。 又曰:夏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十七,(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11頁 屬知 在 。 問奏稱,熙寧六年收 ... 《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五十二,(宋) 李燾 撰,四庫全書本,第16頁 董左相祠 在 縣之仲舒岡 在 ,墓 在 祠之北。 《大明一統名胜志》河南卷之二,(明) 曹學佺 著,崇禎三年刻本,第11頁 史高弘圖指陳八患:一 在 章奏多壅,一 在 政府倖竊;一 在 掖垣,強半投林;一 在 會計,如沃焦釜;一 在 加編,不聞乘除之策;一 在 起用,不免稽滯之嘆;一 在 名婚掛漏 於宗室;一 在 刑獄寬緩於罪臣。 報聞 ... 《明實錄》大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五,(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15-16頁 恃 在 應,應 在 裕。 夫敵國之相圖,姦 ... 《歷代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四十六,(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7頁 正月 在 子一月 在 亥三 在 戍四月 在 凹五月 在 申六月 在 末七月 在 午 《圖書編》圖書編卷之十八,(明) 章潢 編,萬曆四十一年(1613)刻本,第16頁 寧都縣有十:一 在 河東山,一 在 南塘背,一 在 鑄爐巷,一 在 北當嶺,一 在 五里排,一 在 清泰鄉黃毛坪,一 在 牛婆坳,一 在 下螺坪,一 在 逕口黃株塘,一 在 鄧角腦。 《西江志》西江志卷第三十五“驛鹽”,(清) 查愼行 纂、(清) 白潢 修,康熙五十九年刻本,第24頁 一 在 金岫鄕一 在 辰隆鄕一 在 慶仙鄕二 在 谷昌鄕一 在 《【乾隆】杭州府志》【乾隆】杭州府志卷九,(清) 邵晋涵 纂、(清) 鄭澐 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第28頁 得旨:崇禮 在 啟秀之次,定昌 在 鈕楞額之次,宜麟 在 春壽之次,剛毅 在 符珍之次,廣忠 在 恩 佑之次。 《清實錄》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三十六,(清) 溥儀 撰,抄本,第17頁 社學五所一 在 州城一 在 義井村一 在 大村一 在 羗白鎭一 在 《陝西通志》卷二十八,(清) 刘于义 著,清雍正13年刻本,第25頁 社倉 一 在 北關,一 在 縣底,一 在 喬李,一 在 劉村,一 在 吳村,一 在 泊庄。 《[雍正]山西通志》山西通志卷三十七,(清) 覺羅石麟等 修、(清) 儲大文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24頁 或曰:“時其 在 君乎? 在 臣乎? 在 民乎?”沈子曰:“ 在 君不 在 臣, 在 臣不 在 民, 在 民不 在 君臣。”古若羲若軒,若陶若虞,時 在 君也。若殷武丁,若周 ... 若殷武丁,若周武王,若齊桓公,若晉文公,時 在 臣也。若夏之桀,殷之 ... 若夏之桀,殷之辛,周之赧,秦之二世,時 在 民也。故時 在 君則為皇為帝,時 在 臣則為王為 霸,時 在 民則為禽為虜為禍矣。夫君德日勤,時 在 於君。君德不申,時 在 於民。愚故曰 在 君不 在 臣, 在 臣不 在 民, 在 民不 在 君臣。籲!唯明君而能知時之所 在 乎?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時辯”,(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0-11頁 社倉六,一 在 縣儀門左,一 在 東葛城,一 在 湯泉 鎮,一 在 石磧橋,一 在 新殿廟,一 在 浦子口。知縣 余樞建。 《[乾隆]江南通志》江南通志卷二十二,(清) 尹繼善 修、(清) 趙國麟 修、(清) 黃之雋 編纂、(唐) 章士鳳等 編纂,四庫全書本,第12頁 關帝廟,台州府志:一 在 崇和門內,一 在 祟和門外, 一 在 楊巷,一 在 衛前,一 在 西門外,一 在 縣前,一左 宴海樓。 《[雍正]浙江通志》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二,(清) 李衛 修、(清) 嵇曾筠 修、(清) 沈翼機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3頁 神童峯 在 左,丹誥峯 在 右,望斗峯 在 後。 《[雍正]廣西通志》廣西通志卷十五,(清) 金鉷等 修、(清) 錢元昌 纂、(清) 陸綸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42頁 在 東陵界內之聖水峪若嗣皇帝及孫曾輩因朕吉地 在 東擇建則 又與 東陵界內 ... 《高宗純皇帝聖訓》卷之十二,(清) 愛新覺羅弘歷 撰,刻本,第14頁 臨之 在 上質之 在 旁昭布森列俱所往而不 在 而人之依於神 《東華續録》卷一百,(清) 王先謙 編,光緒十三年擷華書局本,第23頁 各縣節孝祠鄱陽 在 學外,餘干 在 東山,樂平 在 學 外,浮梁 在 學外左,德興 在 學,安仁 在 學迯, 萬年 在 學外西。 《[雍正]江西通志》江西通志卷一百九,(清) 謝旻等 修、(清) 陶成 纂、(清) 惲鶴生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26頁 撒 在 米法押 在 底本 在 尼波 在 伯底拉他英 在 基烈他英 在 伯加末 在 伯米雲 在 加畧 在 波斯拉 《新舊約聖經》旧约全书耶利米书,(清) 佚名 譯,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大美國聖經會鉛印本,第36頁 諽 奏: 只 在 實行,不 在 空言,勉之。 《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硃批諭旨巻一百四十,(清) 雍正十年至乾隆三年敕 編,四庫全書本,第32頁 一 在 東楊村 一 在 𣵡溝一 在 趙家莊 《續行水金鑑》書卷一百二十八,(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4頁 晉州義學, 一 在 城內, 一 在 沙頭村, 一 在 韓莊, 一 在 北辛莊, 一 在 元頭村, 一 在 常營村, 一 在 彭召村, 一 在 周頭村, 一 在 武邱村。 《[雍正]畿輔通志》畿輔通志卷二十九,(清) 唐執玉 修、(清) 李衛 修、(清) 陳儀 編纂、(唐) 田易等 編纂,四庫全書本,第20-21頁 秦長城 在 縣北又木波城 在 緜南合道城 在 縣西南細腰城 在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卷二十五,(清) 洪亮吉 著,清乾隆53-嘉慶8年刻本,第3頁 在 東 在 西 五采、五就 三成、六 ...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一百六十六,(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7頁 萬餘兩現 在 撫局雖定辦理善後事宜 在在 需 《欽定平定回匪方略》欽定平定雲南回匪方略卷十六,(清) 奕訢 撰,光緒年间同文館本,第3頁 步辇 在 ○太和門外五輅 在 ○午門外馴象 在 五輅之南朝象 在 ○天安門外 《皇朝掌故彙編》內編卷二十九,(清) 張壽鏞 著、(清) 宋文蔚 編,光緒二十八年求實書社本,第4頁 昭殿親行祭,堂上樂拍 在 中。第一行琴、瑟、笙、方響 在 左,琴、瑟、和、方響 在 右。第二行歌六 在 左,六 在 右。第三行龍管、觱篥 ... 第三行龍管、觱篥、唐笛、洞簫、牙箏、唐琵琶 在 左,龍管、觱篥、唐笛、洞簫、大箏、唐琵琶 在 右。第四行敎坊鼓 在 中,杖鼓二 在 左,二 在 右,堂下樂拍 在 中。第一行玄琴一 在 左,一 在 右。鄕琵琶一 在 左,一 在 右。加倻琴一 在 左,一 在 右。唐琵琶一 在 左,一 在 右。嵇 琴一 在 左,一 在 右。第二行歌四 在 左,四 在 右。鄕觱篥一 在 左,一 在 右。大笛一 在 左,一 在 右。第三行敎坊鼓 在 中,杖鼓二 在 左,二 在 右。第四行及五行,竝 ... 第六行敎坊鼓一 在 左,一 在 右。杖鼓四 在 左,四 在 右。攝行時堂上樂拍 在 。第一行琴笙 在 左,琴和 在 右。第二行方響 在 中,歌三 在 左,三 在 右。第三行觱篥、洞簫、唐琵琶 在 左,唐笛、龍管、唐琵琶 在 右。第四行敎坊鼓 在 中,牙箏杖鼓 在 左,大箏、杖鼓 在 右。堂下拍 在 中。第一行方響 在 中,玄琴、加倻琴 在 左,鄕琵琶、唐琵琶 在 右。第二行大笛一 在 左,一 在 右。歌二 在 左,二 在 右。第三行敎坊鼓 在 中,杖鼓一 在 左,一 在 右。第四行方響 在 中,龍管、唐笛、唐琵琶 在 左,觱篥、簫、唐琵琶 在 右。第五行敎坊鼓 在 中,杖鼓二 在 左,二 在 右。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六十,(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8-19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