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唯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唯 字形信息 字型 左口右隹 部首 口,隹 包含“唯”的字 嶉蓶𣼲𱊡𧐌鷕𪄼𬟢 发音信息 (唯字怎么念) 拼音 wéi,wěi 粤语发音 wai4 注音符号 ㄨㄟˊ,ㄨㄟˇ 字典解释 (唯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唯 wéi 《汉语大词典》 1.独;仅;只有。 2.以;因为。 3.表示希望、祈请。 4.听凭;任随。 5.思;考虑。 6.虽然;即使。 7.语首助词。亦写作“惟”、“维”。 唯 wěi 《汉语大词典》 1.应答声。 2.招呼声。 康熙字典 唯《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并音惟。【玉篇】唯,独也。【集韵】专辞。【易·乾卦】其唯圣人乎。【诗·小雅】唯酒食是议。【韵会】六经惟维唯三字皆通。作语辞。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来唯县。 又【集韵】视隹切,音垂。与谁同。何也。 又【唐韵】以水切【集韵】【韵会】愈水切,并音𨗨。【说文】诺也。【礼·曲礼】必慎唯诺。【释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又】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又【内则】能言,男唯,女俞。【战国策】范睢曰唯唯。 又【诗·齐风】其鱼唯唯。【传】唯唯,出入不制也。【笺】唯唯,行相随顺之貌。【释文】唯,维癸反。沈,养水反。【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 说文解字注 唯 《说文解字注》 诺也。 此浑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也。 从口。隹声。 以水切。 十五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尚書逸篇 曰:太稷 唯 松,東社 唯 栢,南社 唯 梓,西社 唯 栗, 北社 唯 槐。天子社廣五丈,諸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五百三十二“社稷”,(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1頁 許 唯 意識中, 死生 唯 捨受。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三十“辯緣起品第三之十”,(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0頁 蝌斗 唯唯 ,羣浮闇水, 唯 朝 繼夕,聿役如鬼。 《通志》通志卷一百七十六,(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7-8頁 唯 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 ...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八百九十一,(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6頁 問若諸隨眠無尋 唯 伺,彼於無 尋 唯 伺法,爲相應縛耶?答 ... 作四句 有諸隨眠,無尋 唯 伺,而於無尋 唯 伺 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 唯 伺,而 已斷。有諸隨眠於無尋 唯 伺法,爲相 應縛,而非無尋 唯 伺。謂諸隨眠有尋 有伺,於無尋 唯 伺法,爲相應縛。有諸 隨眠無尋 唯 伺,亦於無尋 唯 伺法,爲 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 唯 伺,而未斷。 有諸隨眠非無尋 唯 伺,亦於無尋 唯 伺法,非相應縛。謂諸 ...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七節“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十七”,(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2-3頁 齒 厓厓以齴齴,嚼 唯唯 而囁唲。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九百十,(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7頁 唯 賢者能 備, 春秋責賢者 ... 能備然後能祭, 所謂 唯 賢 者能盡祭之義也。 春 ... 《禮記集說》禮記集說卷一百十四,(宋) 衛湜 撰,四庫全書本,第8頁 問:幾 唯 是因,幾 唯 是果,幾通 因果?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十“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七”,(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5頁 謂於三丗 唯 行、 唯 法、 唯 事、 唯 因、 唯 果,墮正道理。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唐) 玄奘 譯,思溪藏本,第1頁 謂於三世 唯 行、 唯 法、 唯 事、 唯 因、 唯 果,墮正道理。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2頁 問: 唯 識性與 唯 識,有何同異? 《宗鏡錄》宗鏡錄卷第四祿,(宋) 延壽 集,高麗藏本,第6頁 謂於三丗 唯 行、 唯 法、 唯 事、 唯 因、 唯 果,墮正道理。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禍,(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頁 告善現:“菩薩摩訶薩 唯 有名,般若波羅蜜 多 唯 有各,如是二名亦 唯 有名。善現!此之二 名不生不滅 唯 假施設,不在内不在外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一”,(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2頁 載遷其實或升或降 唯 誠 唯 質 《唐詩類苑》唐詩類苑卷第五十六,(明) 張之象 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曹仁孫刻本,第3頁 唯 解修身,不解理 國。 王 ...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二十七,(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19-20頁 所至璽書, 唯 龔 唯 黃。 《弇州四部稿》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明) 王世貞 撰,四庫全書本,第13頁 瓦爲棺椁,器物都無, 唯 有銅鏡一枚。 《太平廣記》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八十九,(南朝宋) 李昉 編、(明) 許自昌 校訂,刊本,第2頁 見書日 唯唯 謹聞命矣明日誅管蔡 《經濟類編》經濟類編卷二十六,(明) 馮琦 纂、(明) 馮瑗 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周家棟等浙江虎林刻本,第15頁 老抱桐孫由人十書負 傳 唯 之下 方大 可 《詩雋類函》詩雋類函卷四十二,(明) 俞安期 編、(明) 梅鼎祚 增定,萬曆三十七年(1609)俞氏刻本,第39頁 此論三分成立 唯 識,是故説爲成 唯 識論。 亦説此論名 浄 唯 識,顯 唯 識理極明浄故。 此本論名 唯 識三十,由三 十頌顯 唯 識理乃得圓滿,非增減故。 :先結末論名曰成 唯 識者,謂以宗、因、喻等三支成 立 唯 識理故。 復説此名浄 唯 識者,顯理究竟極明浄 故。 次出本論名曰 唯 識三十頌者,由三十頌顯 唯 識 理自因至果乃得圓𫉗 ...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十“第三釋結施願分二初結示題名”,(清) 智素 著、(清) 紹覺 著、(清) 新伊 著,嘉興藏本,第78頁 彰於羈貫 唯 道素是味 唯 還丹是慕浮碧落而雲髙 ...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九,(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9頁 此論三分成立 唯 識,是故說爲成 唯 識論。 亦說此論名淨 唯 識,顯 唯 識理極明淨故。 此本論名 唯 識三十,由三十頌顯 唯 識理乃得圓滿,非増減 ...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十之三,(清) 紹覺 音義、(清) 新伊 合響,乾隆藏本,第71頁 也傳曰 唯 天爲大 唯 堯則之仲尼則之也 《禮記集說》禮記集說卷第一百三十五,(南宋) 衛湜 撰,康熙十二年(1673)通志堂刻本,第19頁 唯 。 敗荷塌作泥,死竹森 ... 《御定全唐詩》御定全唐詩卷五百八十三,(清) 康熙四十二年敕 輯,四庫全書本,第7頁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 唯 識故但爲方便,得通達位,方入 唯 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唐) 實叉難陀 譯、(唐) 澄觀 撰述,乾隆藏本,第31頁 謂於三世 唯 行、 唯 法、 唯 事、 唯 因、 唯 果,墮正道理。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本地分中聲聞地”,(唐) 玄奘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1頁 起 唯 諸縁起,滅 唯 諸縁滅。 《宗鏡錄》宗鏡録卷第四十四,(宋) 延壽 集,乾隆藏本,第9頁 奏 唯 聖旨事意施行外処察司 ...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吏部卷之三,(清) 佚名 著,石印本,第1頁 太社 唯 松,東社 唯 栢,南社 唯 梓,西社 唯 栗,北社 唯 槐。 《五禮通考》五禮通考卷四十三,(清) 秦蕙田 撰,四庫全書本,第19頁 “承善,闒茸無能, 唯唯 苟容,眞所謂粥飯僧也 ... 《朝鮮王朝實録》成宗康靖大王實錄卷第二百九十六,(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7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