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口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口 字形信息 字型 丨𠃍一,〢二 部首 丨,乛,一,口 “口”作为部首能组成的字 (口字旁的字) 囗口𫩏中𡆢𠮞𠮝𠮜𠮛𠮚𠮙毌曰日𡆠𡆡古𡆥𫩐𫜸𪠲𨙫𤰒囙 查看全部发音信息 (口字怎么念) 拼音 kǒu,kou 粤语发音 hau2 注音符号 ㄎㄡˇ,ㄎㄡ 字典解释 (口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口 kǒu 《汉语大词典》 1.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亦指其他动物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 2.人;人口。亦特指妇女、少年儿童。 3.物体内外相通的地方。 4.出入的通道。亦指口岸。长城的几个重要关口。多用于地名。亦泛指这些关口。 5.状如口形的破裂处;口子。 6.指言语。亦特指闲言、谗言等。 7.口才。 8.告诉;说。亦指询问;称道。 9.谓用口头形式表达。参见“口信”“口授”“口陈”。 10.句;一句。参见“口口” 11.指口腹。 12.谓口之味欲;口味。参见“可口”。 13.指牲口的年龄。 14.寸口。中医指切脉的部位。即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搏动处,包括寸、关、尺三部。参见“寸口”。 15.刀、剑的刃。 16.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系统。 17.量词。用于人。用于表示口腔的容量或动作。用于语言行为。用于牲畜。用于器物。 18.姓。明有口禄。见《正字通·口部》。 康熙字典 口《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苦后切【集韵】【韵会】去厚切【正韵】苦厚切,并寇上声。【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颐卦】自求口食。【书·大禹谟】唯口出好兴戎。 又户口。【孟子】数口之家。【前汉·宣帝纪】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 又【李陵传】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 又姓。【唐韵】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禄 又古口,复姓。【正字通】汉有古口引。 又壶口,山名。【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又谷口,地名。【史记·范睢传】北有甘泉谷口。【注】九嵏山中西谓之谷口。 又列口,县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列口县。 又【史记·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息。【注】右手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韵补】苦动切,音孔。【释名】口,空也。空上声。 又叶康杜切,音苦。【诗·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汉·沟洫志】且漑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宋玉·风赋】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下叶音户。◎按唐韵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韩文考异云:今建州人谓口为苦,走为祖。虽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与古暗合也。是直以为口当读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𫸩。【梁法云·三洲歌】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 说文解字注 口 《说文解字注》 人所以言食也。 言语、饮食者口之两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别味也。颐象传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象形。 苦厚切。 四部 。 凡口之属皆从口。 在古籍中的用法 二 口口口 一二 口 叩 五品 六品以下給庶僕 ... 封縣主 京官任兩職 一二 口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五百六,(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2頁 於是命軍士家有十 口 者給米一石,九 口 、八 口 者八斗,七 口 、六 口 者七斗,五 口 、四 口 者六斗,三 口 以下五斗。 總旗、小旗如其月糧之數,不必驗 口 。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三十三,(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7頁 鵝 口 膜 口 ,木舌重舌,脾肺熱就, 口 內噴臭。 《普濟方》普濟方卷三百五十九,(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3頁 不○ 口口口 八 口口 醫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八人 口 《四書說約》四書說約卷之十八,(明) 顧夢麟 撰,崇禎十三年(1640)顧氏織簾居刻本,第64頁 祥符二年 口 清心○奉公○脩徳 口 令實 口 明察 口 勸課 口 革弊杜分 《群書考索》群書考索卷十七前集,(南宋) 章如愚 編,正德三至十三年(1508-1518)建陽劉氏慎獨書齋刻十六年(1521)重修本,第11頁 口 八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四 口口口 《漢魏别解》两漢别解卷之五,(明) 黃澍 仝選評、(明) 葉紹泰 編,崇禎十一年(1638)香谷山房刻本,第13頁 口口口 巳 口口 〇 口口 〇 口口口口 曰与 口口 《羣書典彙》羣書典彙卷之三,(明) 黃道周 輯,崇禎十六年(1643)潭陽余元熹敦古齋刻本,第67頁 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 。 口口 《古今議論參》古今議論參卷八,(明) 林德謀 輯,崇禎刻本,第21頁 疼 口 㦯 口 乾 虚主病沉而無力主重 ... 《古今醫統大全》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四,(明) 徐春甫 輯,隆慶朱希忠等刻本,第39頁 鳳陽府屬汰大 口 二萬三千九百餘 口 ,小 口 一萬三千三百餘 口 ;潁州府屬汰大 口 六千四百餘 口 ,小 口 四千三百餘 口 ;泗州併所屬汰大 口 一千九百餘 口 ,小 口 四百餘 口 。 得旨:知道了。 《清實錄》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七,(清) 溥儀 撰,抄本,第17頁 口 土家水 口 張家水 口 馬家北水 口 孟家南水 口 尤 《續行水金鑑》書卷六十九,(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13頁 集 口 馬家淺 口 閻家 口 張擺渡 口 王家 口 房家 口 白浪淺 口 凡 《江北運程》卷二十六,(清) 董恂 撰,刻本,第72頁 合 口口 。 口口口口口 ○合 口口 加 《初學辨體增删定本補版印本》史部 史記下,(清) 徐與喬 輯評,刻本,第61頁 口 八 口口口 八 口口口口口口 《馮氏錦囊秘錄》卷九,(清) 馮兆張 著,刻本,第71頁 河牐下劉老 口 入運一由袁 口 牐下石頭 口 八運 《河渠紀聞》卷二十六,(清) 康基田 撰,刻本,第53頁 芝罘 口 廣州 口 汕頭 口 瓊州 口 福州 口 厦門 口 臺灣 口 《皇朝掌故彙編》外編卷十四,(清) 張壽鏞 著、(清) 宋文蔚 編,光緒二十八年求實書社本,第65頁 口口口 百 口口口口口口 一 口口口口 ○ 口 《初學辨體增删定本》初學辨體史部史記,(清) 徐與喬 輯評,刻本,第137頁 口口 四 口口 名 口 可 口 可 口 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可乙日可 口口 《四書朱子大全統義》書子大全統義卷之七“𥁞心章句上”,(清) 萬人望 輯,康熙五十七年(1718)本立堂刻本,第130頁 唐易多解出朋寻 口 十 口 物各遂其生生化 家與之 ... 《周易集解增釋》周易集解増釋卷四十四,(清) 張仁浹 撰,抄本,第24頁 被水居民大 口 各賞兩月 口 糧小 口 各賞一月 口 糧以資 口 食 《高宗純皇帝聖訓》卷之一百七十一,(清) 愛新覺羅弘歷 撰,刻本,第15頁 上 口 秋夏水下 口 上 通下 口 間 《水經注》水經注六册,(北魏) 酈道元 著、(清) 王先謙 校,刻本,第16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階 口 日 口口口 《常山貞石志》常山貞石志卷七,(清) 沈濤 撰,刻本,第6頁 口口 古 道軍小冬名 往冬 俄英 ... 《約章成案彙覽乙篇》卷一,(清) 北洋洋務局 纂輯,光緒三十一年北洋洋務局本,第93頁 口 ○人 口 ○ 口口 ○ 口口 ○○就 口口 不 口 ○ 口口口 菖 口口 《深柳堂彙輯書經大全正解》深柳堂彙輯書經大全正解卷之二,(清) 吳荃 撰,康熙二十九年(1690)孝友堂、贈言堂刻本,第25頁 口口 〇八〇 口口 〇〇 口 〇可 口口 乙 口口 《四書彙解》四書彚解卷之四,(清) 史以徴 著,康煕12年美延堂刊本,第25頁 口 子白羊 口 野豬 口 各要隘皆有賊匪把守並 《欽定平定回匪方略》欽定平定陝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四十七,(清) 奕訢 撰,光緒年间同文館本,第10頁 萊州灣海 口 者以濰河 口 膠萊河 口 爲大灕 口 上通昌邑安邱膠 《五洲地理志略》卷二,(清) 王先謙 著,宣統二年本,第7頁 口口口口 〇 口 丶 口口口 丶○ 口口 下 口口 卜 口 〇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叅》卷二,(清) 馮兆張 撰,刻本,第11頁 賜崔閏德奴婢共十 口 ,李順蒙奴婢共八 口 ,李恪、李澄石奴婢共六 口 ,洪師錫奴婢共五 口 ,金孝誠奴婢共四 口 ,賞功也。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六十,(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30頁 循化廳 口 內熟番十二族, 口 外西番四十九寨, 口 外南番二十一寨。 《清史稿》淸史稿志兵志五“土兵”,(民国) 趙爾巽 撰,關外二次本,第3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